笑看天下:求學就是求分數

香港的教育制度明顯存在着「質變」,而教師的「角色」,亦有「主次易位」之病變。前者是「求學就是求分數」,教育局所說的「教學不是求分數」如果成立,根本就不會出現教師「角色」病變的問題,道理很簡單,如果傳統教師「傳道、授業、解惑」有效,則不會有畸形的「補習天王天后」,則不會有「十個狀元九個補習」的歪理。

香港投放在教育的資源最多,而衍生的問題也最嚴重,近年頻爆「補習天王」跳槽、搶客另起爐灶的新聞。背後是一貴為「補習天王」,年薪必過千萬元,揸「波子」,住豪宅,真係威過煲呔曾,叻過萬世師表孔夫子!

朱熹說:「故為學不可以不讀書。而讀書之法,又當熟讀沉思,反覆涵泳,銖積寸累,久自見功。不惟理明,心亦自定。」朱熹的這種厚積薄發的讀書法已不合時宜,如今的學生,相信補習名師的貼士,連中文作文也要貼士,之前不是有「名師」貼中一條叫「檸檬茶」的而聲名大噪嘛!老朽敢寫保單,連作文也要貼士範文的學生,必定沒有創意匠心;千百年後,也出不了一位連中學也沒唸完的韓寒!

老師何以未能取得學生的信任?何以在新學制下,「通識科」又成為補習社搵銀的門徑?為何學生個個要補習?band 3的學生要補習,band 1的學生慌死「蝕底」更要補習,喺咁嘅情況下,補習社有乜辦法唔係一門奇特生意——據政府統計,全港約有三十萬學生補習,其「產業」年達三億元!學生已去到「不補習無以學」的地步,這不是填鴨式求分數長期種下的惡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