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龍泉市近日被揭在荒山頂上伐木開墾,假造良田,然後出賣「耕地指標」給其他富裕縣市,令後者可以佔用農田肆意開發,使得當地良田面積大縮水。這一事件為當局敲響警鐘,中央三令五申確保全國十八億畝耕地面積的紅線,已岌岌可危。
中國是人多耕地少的農業大國,耕地被稱為老百姓的「保命田」。內地法律規定,各地政府若要佔用耕地蓋樓建廠房,必須開墾出面積與質量一致的新耕地作補償,這一做法稱為「佔補平衡」。
但是,和所有政策法令的遭遇一樣,「佔補平衡」一到地方就走樣變調。龍泉市山頭樹木被成片砍伐,但開墾的「梯田」不僅種不了水稻,連玉米都長不了,當局竟用這些顆粒無收的「良田」,以每畝十萬元的價格,置換在其他縣市被開發商佔用的農田,財政年入十六億元。這就意味着,只要每造出一畝假良田,就有一畝真良田被開發商吞噬,有一畝保命田消失。
荒山頂上造假耕地,大好青山變禿頂,龍泉當局表面是為民謀利,增加財政,實際是與開發商狼狽為奸,瞞上欺下,以「賣地財政」衝撞耕地保護「高壓線」。明明開發商佔用的是可耕農田,但用來「平衡」的卻是荒地,甚至「平衡」到荒山頂上。荒地不能耕種,遑論飽腹,還不如到月球上去「佔補平衡」了。
更可怕的是,山頂造假耕地還是一齣跨地區合作造假的醜劇,龍泉當局為一己之私,與鄰近富裕縣市的發展商攻守同盟,沆瀣一氣,糊弄上級檢查。龍泉作為貧窮縣有荒地缺錢,造假為的是賣地牟利;富裕縣市的發展商有錢無地,造假為的是拿到「耕地指標」,以便建樓蓋廠。兩者利益互補,一拍即合,聯手造假,一路過關斬將,連驗收部門也毫無察覺。「上級檢查一過,就任其荒在那裏」。
事關十三億人吃飯的十八億畝耕地保護紅線,近年來受房地產開發潮的衝擊而瀕臨失守。地方當局出於對GDP政績的追求,對開發商蠶食、侵佔耕地的行為睜隻眼閉隻眼,更多的是與開發商結盟,上下其手,想賣就賣、想砍就砍。事實上,有的地方的耕地面積正逼近紅線,有的早已突破紅線,根本見不到農田。
就在幾天前,山東濰坊九山鎮被揭六百畝農田被強徵用來蓋政府辦公樓和公園,這個有一千三百人的鄉鎮,幾乎再也沒有農田可供農民耕作,當局給農民的補償竟是每年每人十斤麵粉,實在讓人啼笑皆非。
民以食為天,當局為百年糧食安全計,實在應該來一次全國土地大普查,查查有多少良田被佔用?有多少用來「平衡」瞞騙的荒山「良田」?千萬不要等到鬧糧荒時才想起耕地紅線的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