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屢失控 皆因專款被挪用

內地食品安全問題成堆,已成為當今國恥。為整治問題食品,中央政府下撥大量專款,要求地方專款專用進行食品安全檢測,但沒想到有的地方政府竟將食品安全專款當作唐僧肉,瓜分挪用。

河南省審計廳最近一項審計調查顯示,近幾年該省投資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項目,資金多次被擠佔挪用,有些地方以專款購買車輛,有些地方用專款發放補助,有些專款甚至用來蓋樓房。作為主管單位的省農業廳也挪用項目資金四百多萬元用於建設新辦公樓。

難怪毒大米、毒蔬菜、毒水果暢通無阻,原來食品安全監管當局不在忙監管,而在忙蓋樓,不把專項資金用在食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上,而是用在購買轎車、發放補助上。靠這樣的官府衙門監管食品安全,毒大米、毒蔬菜、毒水果不橫行才怪!

化公為私 蓋樓買車

民以食為天,食以淨為本。吃上乾淨、衞生、無毒、無害的食品,本來是每個公民最起碼的生活保證,但這些年來,中國問題食品氾濫成災,大米注毒、蔬菜注毒、水果注毒;家中養的、水裏餵的、山上長的、天上飛的統統不安全,幾乎沒有甚麼可以讓國人放心吃的食品。

在百姓的炮轟聲中,質監當局覺得很無辜,認為政府投入太少,監管經費不足,無法對食品進行高頻率、大範圍的檢查。然而等到中央撥款後,質監當局卻又忙着瓜分檢測專款,化公為私,熱衷經營小集團利益。從小處說,這是官員嚴重違反財經紀律,挪用國家專項資金;從大處說,則是當局漠視公眾生命健康,把食品「安檢費」變成部門「零用錢」,這與謀財害命有甚麼分別?

食品安全問題始終得不到保障,與監管當局的不作為、亂作為,甚至包庇縱容密切相關。無論是前年河北三聚氰胺毒奶粉,還是近期湖南致癌茶油,莫不是如此。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後,監管當局抱怨檢測能力跟不上,現在要建設檢測項目,卻不盡力而為,如何讓人相信監管者?

所以,當局對今次挪用食品安全專款醜聞的處理,不應該只追回挪用資金,還要追問挪用者對老百姓的責任感到底哪裏去了,並且實施嚴厲的問責制度,將所有挪用專款者繩之以法、公諸於眾。同時,建立和完善對監管部門的監管制度,杜絕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中國食品安全事故氾濫,積重難返,表面上是不法之徒胡作非為,實際上是官場腐敗糜爛的延伸,也證明政府執政能力之低劣。就像山西礦難、東莞黃業屢禁不絕的背後都是因為官員的縱容與包庇,因此,欲治問題食品,先要清理官場,而要清理官場,首先要建立一套透明、公開、有壓力的政治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