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舟曲特大泥石流造成近兩千人死亡,給多災多難的中國帶來又一個創痛。面對慘絕人寰的掩埋,國人欲哭無淚,痛定思痛,但國土資源部官員解畫大災原因,只怨天不尤人,甚至歸咎於兩年前的「汶川大地震」,卸責卸到了何患無辭的地步。
舟曲泥石流災害發生後,媒體揭露災害與當地植被遭破壞有關,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八月九日在搶險救災緊急會議上,總結災害五大主因,其中第二條是「五一二」地震震鬆了山體,其餘為地質地貌、長期乾旱和瞬時暴雨等,均屬天災範疇,與人禍無關。甘南自治州黨委書記陳建華也依相同口徑,一再強調泥石流與汶川地震有關。
這一說法,很快遭到一些地質學家的批駁。根據汶川地震資料顯示,甘肅舟曲縣在「五一二」地震時受波及程度僅為六級,根本算不上重災區,而且兩地相隔千里,四川地震都已經過了兩年,怎麼可能將甘肅的山震出特大泥石流來?即便真如國土部長所言地震震鬆山體,那麼川甘藏一帶有多少座山都已被震鬆山體,為何獨有舟曲才發生泥石流災難呢?
只要稍有常識的人都明白,造成今次大災的主因在於植被遭到嚴重破壞。舟曲本來山清水秀,號稱塞上江南,是典型的貧困農業縣,但經過五十來年的林木砍伐、開墾坡地,地質地貌面目全非。該縣先是靠「吃森林」維生,栽樹趕不上砍樹,連防風林也被砍伐;後來興修水電站,改「吃水電」;近年又盯上小金礦,招商引資濫開發。
砍伐森林、大興水利、開挖金礦,哪一樣不是以犧牲生態、透支資源為代價?這不是人禍又是甚麼呢?國土部和地方當局為甚麼視而不見?山坡被掏空,河床被擠佔,到處裸露黃土,不見綠色植被,一旦遭遇暴雨和強降雨,不發生泥石流災害才怪。
事實上,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舟曲人就開始飽嘗洪水、滑坡之苦,泥石流沖毀公路、橋樑的事每年都有發生,僅三眼峪溝就曾三次暴發泥石流,造成近千間房屋被毀,死傷兩百人。不堪的是,災害連綿並未引起政府的警醒和重視。
泥石流甚麼都可以掩埋,但就是不能掩埋真相。國土部將舟曲泥石流之災歸咎於天災,甚至還要汶川地震背黑鍋,無異於掩耳盜鈴,荒唐可笑,其目的無非是將政府的責任推得一乾二淨。欲卸之責,何患無辭,政府官員為了卸責,竟然可以不顧事實,瞞上欺下,暴露出一副無知、冷漠和自私的官僚嘴臉。
災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粉飾災難、歪曲原因、逃避責任。一年前的八月八日,台灣遭受「莫拉克」颱風肆虐,降雨量達八百多毫米,釀成近四百人被埋,行政院長劉兆玄引咎辭職;一年後的八月七日,甘肅舟曲降雨量不到一百毫米,卻引發特大泥石流災難,死傷枕藉,但當局誰來為這近兩千條生命負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