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援建的其中一個項目──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落成,用4個月時間來建香港一般要4年才建好的工程,一切依照香港的建築和醫療設施的標準規定。中心提供816張負壓病床,對香港的防疫抗疫工作帶來更大的助力。這與早些時候香港全民檢測,同屬中央政府對香港的支援幫助。
很可惜,這樣大的幫助,這樣快於香港建設的速度,特區政府與本地媒體卻不見怎樣的報道。特首林鄭月娥出席了移交儀式,但由於少有報道,更不用說宣傳,或討論設施怎樣用在當前治疫工作,社會絕大部分人都不知曉。香港主流的建制可真的奇怪,不明白的人還以為香港的主流思維、政治取態還停留在英國殖民地的時代。
且不說中央援助,香港領受與否、感恩與否。整間816張負壓病床的醫療中心用4個月建成,體現出內地建設的速度和水平。這不是臨時性的方艙醫院,而屬可長期正常運作的設施。雖然不是綜合性的醫院,但這麼短時間,要應付疫情的緊急性質,建造的難度也不小,能成功在短促的時間條件內完成,極其難得。
從這個項目的例子,我們可以問:為甚麼香港不可以借助內地卓越的工程力量來加快香港的基礎建設呢?香港最令人詬病的是鐵路建設不停地延期和預算超支,不僅超支擴大了成本,延期完成更影響鐵路建成後的各種效益,或至少應有的效益不能即時收穫,損失的機會成本巨大。
例如北環線,遲遲不動工,動工之後按現時的做法,也一樣會超支延期。整個新界區鐵路大循環和連接可帶來的龐大效益,便遲遲不能實現。可不可以香港請求中央政府支持來援建呢?預算與工程各種標準要求可以依舊,甚至減少支出。
香港工程的問題,是本地由外國企業寡頭壟斷,招標與否,難不倒這幾間寡頭壟斷的公司。政府對之依賴極深,也自然任由它們予取予攜,一切以它們的企業利潤為依歸,而不是香港的公帑使用效率和社會經濟效果着想。若在北環線一類戰略性工程項目引進中央政府的支持和監督,絕對會事半功倍,而且可作例子警告市場上的寡頭壟斷和政府官員的怠慢習性,改變整個市場的作風和效率。
內地建造鐵路技術已是國際先進,高鐵建設時,內地的技術、能力、效果已證明高於香港的外國公司,為甚麼政府要捨近求遠,捨易就難?這是否便以香港福祉來滿足官員和政治精英從殖民地時代養成的對內地的歧視、排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