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防疫形勢嚴峻 政府後知後覺

隨着第4波疫情的爆發,香港政府緊急推出新一輪防控措施,冀能降低來勢洶洶的確診人數。單是近日的「歌舞群組」,其傳播鏈已能感染超過500人,亦令單日確診徘徊於100宗左右。然而,當局時鬆時緊的政策只會陷於死循環之中,而曠日持久的措施更會令市民產生「抗疫疲勞」,對各行各業的恢復不是好事。

天下武功,無快不破,而防疫的關鍵就是速度。當局是次收緊防疫措施,沒有像以往般循序漸進,反而迅速地作出多項調整,但是仍有許多不足之處。行政長官宣布,未來兩星期會將禁聚令及限桌令降為兩人,而食肆須於晚上10時結束堂食。多類娛樂場所,包括遊戲機中心、麻雀館、泳池等,以及兩大主題公園均需關閉。不過,若然沒有釜底抽薪的徹底做法,最終也可能只會徒勞無功。

至截稿前,當局仍只是考慮加重違反禁聚令的罰則。對比海外地區的情況,香港定額罰款只為2,000元,阻嚇性的確有所不足。舉例來說,英國違反禁聚令的首次罰款同樣約為2,000港元,但再犯者則會倍增先前的金額,而最高罰款可達66,000港元;美國紐約市的罰款亦達到7,000港元,可見本港的罰款金額是有調升的空間。

參考內地的策略,嚴密圍堵及全面檢測是有效遏止新冠肺炎疫情的方法。行政長官曾指出,上次在中央部門協助下的「普及檢測」,兩周時間也只能處理接近200萬個樣本,意味推行全民檢測是需要「封城」長達4至6周。即便如此,香港市民又是否真的不能接受呢?

正正由於過去的長期拖拉,又沒有決心阻截外來傳入,加上不嚴謹的家居隔離,才導致今天香港仍未走出新冠肺炎疫情的陰霾。內地多個城市已回復到疫前的生活,群眾出行亦能夠真正做到「安心出行」。只是我們的香港,施政報告口口聲聲鼓勵融入大灣區,但當局卻無決心做到本地「清零」開通關口,不免令人感到政府只在空談遠大理想,無視香港現時的實際處境。

投鼠忌器 顧此失彼

環觀各行各業的情況,現正面臨幾十年來最難過的關口,實在有太多聲音要求「清零」,恢復與內地邊境的來往以能重啟經濟。當局在疫情之初沒有進行大規模的圍堵,經常投鼠忌器,顧此失彼,最終形成今天當局所謂「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防疫局面。市民一直看在眼裏,若然社區無法「清零」,根本就談不上甚麼抗疫的成功。

事實上,政府在落實政策時,理應做到極致及精細。就像上周所說的「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雖然當局要求所有營業處所必須展示二維碼,但仍未強制市民必須使用。即便如此,相關部門又做不好宣傳及配套,沒有考慮協助長者等人士使用智能電話的問題。至今用戶數字卻只有可憐的數十萬,而當局仍在守株待兔般靜觀,實在不得不令人感到焦急。

說到底,第4波疫情已經到來,不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都沒有本錢可以鬆懈,而當局更應下定決心,不能讓「清零」只淪為空談白說的措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