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砥礪前行

政府辦事應有輕重緩急的次序,特別是在緊急時刻更要分出政策的先後取捨。否則事倍功半,甚且面對危機,不能應對。所有拖延馬虎的藉口,都構成故意的破壞和失職塞責的證據,好讓社會在政治上秋後算帳。

香港當前最大的事是防疫治疫。疫情不能克服的話,其他政策都受影響,更會引發社會經濟的大危機,不僅人命傷亡而已。政府的所有政策都應以此為目標,資源人力都要集中於此,不能分散。

政府的防疫治疫政策要有具體目標與時間表,要在若干日內(與流行病學的理念相同,是14天以至28天)本地感染病例「清零」。在這個目標時間表底下,制訂有效的實施舉措。要緊急法例規定的,便緊急立法或刊憲實行。具體有效措施,如全民強制檢測便安排實行。政府要以危機來處理,撇除公關考慮和各方討好的政治顧慮。

政府說依從科學,便要依內地成功防疫治疫的科學經驗修改香港現時不足的政策、措施。本地力量不足則再求中央和廣東省支援,政府應是採殲滅戰的處理危機方法,而不是過於照顧官僚主義與既得利益而怠慢行事。定了清零的時間表,社會便應追究官員:不完成目標便應引咎下台,不能再像現在那樣厚顏無恥推卸責任。

防疫治疫是近月以至一年以內的頭等大事,能盡快清零,社會經濟便可恢復正常,公帑不會白消耗,社會民生與經濟不會重重的被損害,影響深遠。香港到今天再無任何藉口抗拒防疫治疫的緊急措施。

而在一年以外的時間,香港的頭等大事便是房屋問題,牽涉千家萬戶,左右香港的經濟競爭力和社會安定。

特區政府在林鄭月娥治下,土地與房屋的建設都愈來愈落後於社會經濟需求。尤其是中下階層輪候入住公屋者受影響更大。從根本上不加快土地和房屋建設,一切過渡措施作用不大。

政府施政報告還在宣傳「明日大嶼」,而不着力全力把現有的土地、現有的建屋計劃加快,是本末倒置。在增建房屋步伐放慢,實際便是以政府政策來維護房價,維護地產勢力的利益,損害香港的現在與將來。

房屋建設是兩三年的大事,若現時不開始解決,待新冠肺炎疫情過後,香港的社會經濟仍然受困。公屋建設,土地開發使用,都應該定下目標和時間表,集中資源完成,也同樣完成不了目標,負責官員便應被追究責任。

特區政府做事拖拉、鬆懈,已逐步變成香港發展的阻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