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症是無地域界限的,防疫治疫也應該無界限,尤其是在中國領土之上,「一國兩制」並不是把香港與內地隔絕,而是相互合作、相互支援。即使在國與國之間亦如此,為甚麼香港有人會反對香港與內地在防治疫病上跨境合作呢?
香港防治新冠肺炎疫症初期頗有成效,但是第三波到來有失控的危險,公營醫療系統已不堪負荷。特區政府的對策是守株待兔、心存僥倖?抑或是採取緊急措施來作預防和根治呢?香港的優勢,是有內地可倚靠。內地的防治成績是世界公認,十四億人口的大國,可以防治到染病和病死人數比一般國家為佳。大省如江蘇、山西,數百人染病,無一死亡,防治疫症的能力超越歐美。以內地之力來援助香港,只是九牛一毛。而且內地毗鄰地區如廣東珠三角諸市,都有受到香港疫症蔓延危害的風險,更有與香港一起防治香港疫情的需要。
香港現時最大的問題是病毒已散播社區,卻因無徵狀帶病毒者難以追查,確診者過半是找不到染病源頭,難以從源頭殲滅病毒。醫療機構無從入手,致社區感染愈傳愈廣,若不堵截,有失控的風險。
搜查隱性患者,目前最佳的方法是大規模地進行核酸檢測。本地能力不足,中央政府派遣內地人員來港協助檢測,便可以大面積地覆蓋高危社群,並擴及關連地區,盡量把隱性患者找出,再逐步推至全民檢測,如內地武漢一般,便可以了解社區感染的情況,對症下藥,堵截擴散之途。
一些本地所謂專家批評全民檢測沒有經濟效益,是罔顧檢測的目的不是為完美根治疫症,而是為找出病毒藏身。由於涉及人命,不能顧忌成本,有需要還要反覆檢測。最大的經濟效益是盡快地抑制疫情,經濟與社會民生才可以恢復,餘者都屬廢話。
在新冠肺炎疫症患者日增底下,香港公營醫療擱置其他病患治療,結果疫症打擊最大的是弱勢社群,公營醫療專治疫症,無法應付日常病患,受損最大亦是弱勢社群。內地支援香港,建方艙醫院、建臨時醫院,正可紓緩公營醫院的壓力,有利治病救人。危急之時,為救弱勢社群,特區政府需要臨時大舉引進設施和醫護隊伍。在方艙醫院等用內地醫護制度,避免與香港制度衝突,也讓香港醫護人員騰出力量來應對疫症與日常的病患。
大疫當前,不能分你我,制度協調是技術性問題,人命為先,一切都應讓步。至於政治化的責難,是證明他們是為個人既得利益,政治偏見而罔顧大多數市民的生命,踐踏做人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