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反對北京通過《港區國安法》的動作,較歐盟及其他國家強烈,這種討美國喜歡的手段被質疑會否「跟車太貼」,偏離了英國的外交政策及價值觀?直覺上這是說得通,但以英國長期以來的政治手腕,表面所做的並不代表最終所求,以今次反對港區國安法實施為例,英國要盤算的,卻是英美貿易及脫歐談判的出牌策略。
英國與歐盟在脫歐貿易談判沒有進展,剛完成的討論是「與達成共識有一定距離」。英國脫歐過渡期剩餘幾個月,若未能達成新的貿易協議,英歐之間會有更多摩擦。脫歐後的英國,貿易上需要理順與歐盟的關係,亦要跟美國訂定新的貿易協議,這兩項談判在時間上有一個交叉點,就是美國十一月的總統選舉,專長搞政治的英國,定會研究過特朗普連任成功與失敗的後續策略,現時英美貿談,英國投美國所好打中國牌,是利用這種親和關係,在兩國貿談過程中取得更多好處,造成近期英國隨美國有不同針對北京的舉措。
既然美國要封殺華為,英國亦為華為設限,時間設定在二○二七年前排除華為;美國與盟國就港區國安法圍堵北京,英國就利用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安排配合,但擁BNO者需先在英居住滿五年才符合定居條件。華為與BNO成為英國向美國爭取在貿易最大優惠的武器,獲取甜頭後的五至七年,處理的手法會按世情改變。
而英國脫歐後,要向歐盟樹立「大英帝國主義」形象,先與美國達成符合英國利益的貿易協議,再拿這個協議做議價藍本,跟歐盟貿談,顯示英國有獨自發展國際貿易的能力,歐盟的談判底線會逐步退減,又令英國得益。
英國因應時勢去爭取最佳利益,現今英國處於後脫歐和後疫情時代,要打造「全球化英國」,離不開與北京的合作,現時所使出的外交煙幕會被時間掃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