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月,美國內外都在談論美元會否大貶。事實上,美元已開始貶。一是由於聯儲局無限量發行貨幣;二是美國疫情和經濟同時惡化,沒有好轉迹象;三是國內外投資者看淡美元,部分是政治因素,要避開美國借美元進行無理的制裁,部分是美國經濟沒法在疫情失控下改善,聯儲局不能加息或收緊銀根。單只市場上的供求因素,和與其他貨幣的利差因素,為了逐利或避險,投資者均會捨棄美元。
今次美元貶值帶有周期性質,反映美國經濟周期變動。但同時也有結構性質,顯示出國際金融經濟的根本轉變。
以美國的負債經濟來看,在債務難清底下,美元不可能不貶。但當前更關鍵的打擊,是作為國際貨幣的美元,過往氾濫全球國際支付結算中獲得巨利,以印刷鈔票的成本獲取鈔票面值。美元在海外流通的規模大於本國流通量,其中一部分若在國際市場被棄用要回流國內,對國內的金融的衝擊會極大,直接的效果是美元供過於求被迫貶值。
特朗普推行的逆全球化,實際上嚴重打擊美元的全球化。例如中美經濟脫鈎,兩國企業各自撤回,它們在日常運作中用美元作跨境交易的比重會大減,中美兩大貿易國的逆全球化,對美元需求的減量可以是災難性的巨大。
美元現時在國際市場流通,一是歷史因素;二是高流通性的方便;三是美國政治軍事金融的強勢。但特朗普政府到處樹敵,隨便拿起金融制裁的大棒。無論與美友好或不友好的國家都要防範美國用美元金融制裁的風險,去美元化便成為眾多國家的國家安全戰略。
據內地《參考消息》報道,今年第一季度,中俄貿易由以往近九成的美元結算,跌至百分之四十六,歐元卻升至百分之三十,俄羅斯的總體對外貿易使用歐元比重也達百分之四十六。俄外貿使用美元會迅速跌至三成。俄羅斯是去美元最積極的國家,但它佔全球貿易的比例不大。但以中俄貿易的去美元化情況看,俄的示範作用,會經過中國與其他貿易夥伴擴散出去。不過,替代美元的不是盧布或人民幣,而是歐元。
今年六月,全球國際收支結算中,使用美元的為百分之四十,歐元為百分之三十四,人民幣加上港元只有百分之三,影響有限。俄羅斯的去美元化是用歐元,假若中國亦跟隨,也作為對美國攻擊的反制。歐元大有機會回歸到二○一三年左右的全球第一國際支付貨幣,以四成多的比重壓倒美元的二成多。國際上棄用美元改用歐元,結果是無限量發行的美元,不大貶便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