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跳至主目錄​

龍七公:從社會風暴看政治人物勇氣

反對修訂《逃犯條例》引發的政治風暴,至今已經兩個月,造成社會動盪、撕裂,暴力不斷升級,經濟民生受損,市民活在不安惶恐中,「一國兩制」的前途正處於最危險時刻。日前,港澳辦與中聯辦少有地聯合舉行座談會,說明中央立場,強調如果香港局勢進一步惡化,中央絕不會坐視不管。中央講原則、講底線的同時,不忘苦口婆心,希望各方停一停、諗一諗。

我的瀏覽記錄

筆者分析,反對派一直有個誤判,就是將中央過去一段時間的克制當成軟弱。他們以為恃着外國勢力介入,以香港特殊國際地位作為籌碼,部分人更無知地以為內地仍以香港作為主要資金來源,他們就可以有恃無恐,透過升級的謊言與暴力,以「顏色革命」的手段,迫使政府接受不合理的條件。

有人認為,他們的行動沒有最激,只有更激,發展至今有人藉此希望「攬炒」社會,不惜任何代價發起各種「不合作運動」以及暴力衝擊。這些極端民粹的行為模式,在社會心理學中,稱為「團體極化」現象。個人由於受團體氣氛影響,一大群人容易做出比個人決策時更極端的決定,這個社會現象,被稱為團體極化。在正常狀況下,個人在進行決策時,個人要承擔所有責任,會趨向避免風險。但是,當個人身處團體中時,在共同進退的氣氛下,成員為了表現團結,都會附和團體的傾向,團體原有傾向性因此得到加強,直至具有支配性地位。所以,在社會運動中,會出現理性溫和被視為軟弱、激進派成為主導的現象。

在這次反修例風暴中,團體極化現象明顯不過,表面上無大台,但實質以不同媒介形成一個團體。不論是反對派的議員和政團、民陣乃至最激進的暴力分子,都強調三不原則:不割席、不譴責、不篤灰(告密)。加上破窗效應,一系列過去難以想像的激進行動,包括衝擊立法會、包圍警察總部、衝擊中聯辦,乃至一系列影響市民的「不合作運動」,基本上完全看不到反對派陣營批評和阻止。

七月一日,梁耀忠議員在立法會門前被暴徒推倒在地上的一幕,已宣示他們對整個運動失去控制能力。而這種失控,對香港是災難,但對不懷好意的外國勢力卻是最想見到的劇本,棋子的生死對他們來說並沒有關係。

團體極化固然是一個現象,但事件失控,反對派當中的政治領袖實在難辭其咎。由二○一四年的違法佔中起,反對派打開了「違法達義」的潘朵拉盒子,為了攻擊政府達到其政治目的(選票),開始玩火,一而再、再而三美化和鼓吹激進違法的行動和主張。

玩火者 必自焚

事到如今,嚴厲執法的同時,政府固然要全面檢討其施政作風,銳意改革,改善市民生活。但要關上暴力違法的潘朵拉盒子,只有建制一方的力量是困難的,如果反對派仍心存一點良知,用事實向市民證明他們不是外國勢力的棋子,他們就應拿出政治勇氣來,跳出團體極化的死胡同,共同呼籲停止一切暴力違法的歪風,否則玩火者,必自焚。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電 郵: news@opg.com.hk網上爆料
傳 真: (852) 3600 8800手機網站: m.on.cc
SMS: (852) 6500 6500MMS: ireport@on.cc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
本網站已採納無障礙網頁設計。如閣下對此網站在使用上有任何查詢或意見,請以下列方式聯絡我們。 電郵 : enquiry@on.cc
東方日報香港人的報紙 必然首選 連續49年銷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