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私隱遭出賣 百度作惡不嫌多

中國農村有句俗語叫「蝨多不咬,債多不愁」,意思是說,人被蝨子咬得太多,也就變得麻木了,不再感覺痛癢;欠債太多還不了,反而不再發愁,乾脆任由情況繼續惡化,哪怕再欠上一筆也無所謂。就像由李彥宏掌舵的內地搜索引擎百度本已是醜聞纏身,人人喊打,近日再爆出違法洩露公眾個人訊息問題,簡直死性不改。

內地官媒早前派出記者以臥底方式暗查騷擾電話源頭企業,揭發大量金融、教育培訓機構等電話推銷公司,皆會從銀行、地產中介及一些知名互聯網企業購買民眾的姓名、住址、電話號碼、工作單位等個人訊息,並形成環環相扣、源源不絕的黑色產業鏈,情況觸目驚心。當中早已聲名狼藉的百度公司亦赫然在列,有受訪公司直認「資源」主要來自百度等互聯網企業,百度更被指不但明碼標價進行交易,還可根據客戶需要「度身訂造」,即訂即取,叫人嘆為觀止。

興風作浪 有恃無恐

豈料百度迅速作出回應,矢口否認公司曾幹過此種勾當,並一本正經地表示堅決抵制任何不法行為,一經發現立即報官,又說過往曾積極配合公安機關打擊損害網絡及訊息安全的行為。好在民眾對百度的根底早就一清二楚,任其再如何巧舌如簧亦只是徒勞,至少內地官媒不會隨便冤枉它吧?平日遭政府點名批評及處罰更是家常便飯,如今非要把自己裝扮成竇娥,不是存心在逗人發笑嗎?

想來人們應該不會忘記,李彥宏曾大言不慚地說過,中國人對私隱問題沒那麼敏感,用戶願意用私隱換方便,然後讓百度用民眾的私隱「做一些事情」。那麼百度這些年都做了些甚麼呢?是「百度全家桶」那樣的強行綑綁安裝,卻又叫人無法卸載?還是以「競價排名」方式只顧賺昧心錢,肆意坑害用戶?抑或想讓更多人成為「魏則西」,繼續以鮮血鋪築無盡的維權之路?百度從「無良」到「百毒」再到「百度已死」,一路作惡可謂不計其數,又有誰會對其出賣民眾個人訊息一事表示懷疑?

其實並非民眾不在乎個人私隱,而是處身大數據時代,民眾面對這樣的壟斷型互聯網公司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利,一些無良企業眼中只有利益而無誠信,早就忘了應該履行的社會責任,進而將用戶對他們的信任無情出賣,想躲也躲不開,想逃也逃不掉;結果是私隱被騙了去,換來的麻煩卻比「方便」多得多,民眾才是真的冤。

而像百度之類的無良企業,儘管作惡不斷並招致民怨沸騰,卻仍能有恃無恐,興風作浪,說到底還是當局的監管失職所致,處罰起來總是太寬鬆、太軟弱,根本起不到阻嚇作用,當局一再助紂為虐才是問題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