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在說「不合作運動」,有人刻意阻礙港鐵車門關上,令港鐵服務受阻。或許參與的不少是年輕人,不用上班,甚至未上過班,不知道上班族遲到會有很多問題;但他們難道沒有想到,高官們大多不會坐港鐵和其他大眾交通工具,那麼他們的不合作對象是誰呢?講到不合作運動,筆者認為應先還原一下真正的不合作運動,談談運動發起人──印度聖雄甘地。
甘地年輕時到英國留學並取得律師資格,回國後一家印度公司派他到南非工作,他在南非看到印度移民在當地的自由和政治權利被嚴重剝奪。甘地是在英國讀法律的,當然看出英國人「說一套、做一套」的偽善,於是他開始抗議和游說,反對南非針對印度人的種族歧視。一九一五年回印度後,甘地着手組織印度農民和城市勞工,以抗議過度的土地稅和歧視。甘地主張抵制外國商品,特別是英國產品,改用本土貨,也因此手動紡紗機成為甘地的標誌。
此外,英國長時間以控制食鹽的生產與銷售來賺取暴利,並限制印度民眾不得擅自生產或銷售食鹽,民眾被迫購買昂貴的進口食鹽。一九三○年初,殖民印度的英國政府制訂了《食鹽專營法》,希望同時提高食鹽價格與稅收,引起印度人民普遍不滿。三月十二日,甘地及其支持者為反對此法,舉行徒步抗議活動,是為「食鹽長征」事件。
和香港只是一個小小的轉口港不同,英國一直視它當時的殖民地如南非、印度是榨取資源的地方,包括傾銷當時英國的工業化產品、大量開採當地的天然資源。英國也利用當時的殖民地大量種植罌粟,製造毒品鴉片運往中國銷售,以販毒來平衡貿易逆差。而對當地人,英國則採取歧視的統治,像當年甘地在南非買了頭等火車票,但因他不是白人而被趕下火車。從全球局勢來看,甘地回印度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到上世紀三十年代是歐美經濟大蕭條,英國開始無力東顧;之後又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國力就更大不如前,因此二戰之後出現非殖民化運動,英國改以「英聯邦」維持與前殖民地的關係。
回來看看現在的香港,我們已經不是殖民地,國家沒有榨取香港,中央政府沒有收香港一分一毫的稅收,而且不斷供應香港所需:食水、糧食、資金等;香港政府沒有歧視本地人的政策,反而是有些反對派人士要求製造壁壘,甚至公然鼓吹歧視,大搞「港人優越主義」,難道這是我們香港人要追求的社會?
當年甘地主張的「非暴力」、「不合作」是真的非暴力。一九二二年發生Chauri Chaura暴力事件後,甘地立即停止了不合作運動,他自己也多次被英國捉拿及服刑,但他沒有要求任何特權。反觀今日的香港,有人向警察投擲磚塊,有人將放有燃燒紙皮的手推車推向警方防線,甚至襲擊一般市民、婦女、長者;然後有人為暴力說項,要求政府釋放這些疑犯,不許警方將疑犯交法院作公正的審判;又有人搞「不合作運動」,阻港鐵、阻道路,打擊香港的形象。然而,誰才是他們的真正「不合作」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