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的經貿外交糾紛進一步惡化,日本內閣會議正式決議將南韓剔出貿易白名單之外,代表首爾現正享有的出口優惠待遇盡失,長達九十日的通關審查可謂重挫其要害。外界關注韓方將如何報復,但依照外長康京和現時的講法,青瓦台的升級行動大致是切斷日韓軍事情報交流,級數未能與日方制裁相匹配。
這是前朝朴槿惠政府種下的禍根,她不理會國內朝野和民間的反對,於一五年與東京簽訂《慰安婦協議》,日方以八百三十萬美元賠償和一聲歉意,換取南韓永不就慰安婦問題批評日本政府。日相安倍晉三當時頂住右翼的反對,為日韓展開更親密經貿夥伴關係押下重注,殊不知朴槿惠鋃鐺入獄,她所定下的國策遭繼任者文在寅逐一推翻,《協議》淪為空文,令安倍失去耐性。
站在文在寅的立場,他絕不可以蕭規曹隨,因為他必須面對民意,更正前朝的缺失。他去年解散日資的「和解與治愈財團」,正式挖開這個埋口不佳的歷史瘡疤。隨後南韓最高法院在大半年前裁定日本鋼鐵公司「新日鐵住金」需向四名二戰期間被強徵的韓國勞工各自賠償一億韓圜,成兩國鬧翻的導火線。
在日本把南韓剔出白名單的前一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奉命斡旋,康京和與日本外相河野太郎於泰國會談,兩人都不看對方,彼此用沉默代替問暖噓寒,是談判破裂的先兆。康京和一邊堅守南韓在二戰日軍強徵勞工問題上的底線,一邊促請東京撤銷已啟動的對韓半導體材料出口管制,問題是有何誘因可令河野買帳?一小時會談結束,大家各說各話,原有立場不變。翌日,安倍便將南韓剔出白名單,兩招都瞄準首爾的經濟命脈。
除了以牙還牙,文在寅並無轉圜餘地。大韓民族尊嚴在前,在國民眼中,任何的外交示弱和軟化只會有失國體,怒火將燒至這位民選總統身上。事實證明,世上有一些價值是遠高於經濟發展,不容以利益作為交換。日韓的中期關係只會繼續惡化和僵持,貿易壁壘將順應世界大勢,愈築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