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於兩個月前,我曾寫過一篇關於智能燈柱的文章,目的在於鼓勵政府加快推動智能城市的建設,盡可能豎立更多智能燈柱。然而,社會近日有聲音質疑智能燈柱的用途,懷疑是當局用來對市民進行監控,而政府也快速回應相關意見,暫緩燈柱的部分功能。就此,我不禁感到有點可惜。
現時政府將動用二億七千萬元設置四百支智能燈柱,範圍包括九龍及香港島部分地區,以試驗性質評估運作效果。該批燈柱將用作監察交通、空氣質素、天氣狀況及非法傾倒廢物等各種情況。與此同時,燈柱亦會用作5G通訊基站,為日後的網絡升級做好準備。
根據網上意見,最受到坊間質疑的就是燈柱設有全景攝影機,能高清紀錄周遭環境及行人動向,故部分市民擔心會出現侵犯個人私隱的問題。創新及科技局回應指出,現時已安裝的智能燈柱不會開啟全部功能,部分受質疑的用途,如環保署監察非法傾倒廢物黑點、運輸署收集車牌號碼用以統計車流量等,會在社會達成共識後始啟動。現時的功能只包括一般照明、通訊基站以及每隔數分鐘的交通快拍等,並無侵犯個人私隱。
另外,需注意的是,當局已多次澄清全景攝影機沒有人臉識別功能,不存在所謂的對某些人士進行實時監控。不過,仍有人指出日後當局可能會在原有的高清攝錄影片上,套入相關的人臉辨析技術軟件,即能成為全天候的實時監控裝置。事實上,此種說法根本是杞人憂天。
我們要相信,香港是一個法治社會,故政府推行政策需要合乎法例,而智能燈柱亦是如此。當談到要廣泛收集人臉數據的措施時,相信當局不會在沒有立法的情況下就貿然推行。即使真的推行,也會有嚴謹的內部守則。如是者,社會毋須過分憂慮相關措施,而各持份者亦可在立法啟動時提出意見,相信當局不會坐視不理。
另外,智能燈柱設有無線射頻識別(RFID)技術,而新智能身份證亦使用相同的技術,傳言在經過燈柱時就會有機會洩漏行蹤。就此,網上有人提議以錫紙將身份證覆蓋,以防身份資料被讀取。事實上,政府亦表明在燈柱上的相關技術,只設有電子標籤而沒有讀取數據功能,其中一個功能是為視障人士的智能手杖提供相關導航訊息,根本不是與新智能身份證配合使用。
說到底,現時社會對政府存在着過分質疑的態度,事事都要充滿不合理的懷疑,長期對發展並沒好處。我們要知道,香港智能燈柱所用的大部分技術,均是由本地大學自主研發而成。我們要對本地科研有信心,也要本着包容心態去分析當局的政策,體會發展智能城市的初心。
與此同時,謹希望當局能夠繼續向公眾解釋政策,並適時將議題提上諮詢委員會進行討論,盡量做到與市民共同推動發展。的確,智能城市不只是公共部門的事情,更是影響到每位市民將來的日常生活,要做到多層級的互動交流,使良好的政策早日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