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生態刷漆避查 綠水青山淪笑話

中央近年大力開展環保治理,提出建設美麗中國,包括出台史上最嚴厲環保法,生態文明更被寫入憲法,並向各地派出環保督察組。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山東新泰市為了應付環保檢查和環評,居然將一座破壞生態的礦山塗上綠漆,以體現「綠水青山」。

刷漆的礦山是新泰市黑石山子村北側一處石料廠,佔地數十畝,附近一大片採石毀壞的山體呈現出異樣的綠色。這些早在去年就刷上去的綠漆,能讓礦山在航拍時顯示「綠色」,蒙蔽衞星監測。但刷漆時間之久、面積之大、知曉範圍之廣,當地的審批、監管部門竟然「毫不知情」。環保官員面對輿論質疑語焉不詳,最終又不得不承認涉事企業沒有辦理環評手續。這明顯又是一宗官商勾結破壞生態典型案例。

弄虛作假 掩耳盜鈴

眾所周知,採礦行業對於環境的破壞十分嚴重,不僅會導致地表景觀的破壞,還會導致土壤退化和水土流失,破壞生物多樣性。因此,採礦行業需要環評嚴格把關,從而把對生態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而目前政府部門環評及對企業的監管,主要依靠衞星監測和儀器探測,涉事企業因而才會用刷綠漆來逃避檢查。

事實上,「荒山刷綠漆」的「聰明」手法並非山東首創,陝西、雲南、湖南都曾被揭發有濫開發破壞的山崖山體,被當地官方刷綠漆,甚至被作為「最先進經驗」推廣;在廣東的珠三角綠道網建設中,也發現個別地方用刷綠漆冒充綠化;在福建一些山區,在裸露山坡上刷漆已成為普遍的做法。可見,不管在發達地區還是窮山僻壤,刷綠漆已經遍地開花。

以「刷漆」的方法掩蓋破壞生態問題,無疑是一種掩耳盜鈴的做法,除了是地方政府錯誤、浮躁的政績觀作祟外,更深層次的問題在於,這種拙劣的手段並未遇到嚴厲問責,甚至得到變相鼓勵,不少地方政府依然繼續充當污染企業的「保護傘」,同時也反映中央環保督察仍須加大力度。「生態文明」是中央提出實現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強國的「雙百年」目標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把污染防治列入三大攻堅戰之一,但各地環保治理近年屢被揭發造假。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各地官商已成命運共同體,他們根本不在乎甚麼綠水青山,只在乎自己的金山銀山,因此以投機取巧、弄虛作假的方法保護個人、小團體利益,而且屢試不爽。

顯然,內地破壞生態問題難以遏止,根源仍是官場腐敗,只有斬斷貪官黑手,剷除保護傘,同時開放輿論監督,並鼓勵全民參與,通過公眾輿論倒逼地方政府真正重視生態保護,否則,下級騙上級,一級騙一級,一路騙到國務院,建設生態文明最終只會淪為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