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風波:從文化層面解決虐兒問題

上海攜程親子園日前發生駭人聽聞的老師虐待幼兒事件,餵孩子吃芥末、推撞、毆打小孩、用消毒水狂噴、不讓吃飯,令人觸目驚心。事實上,這只是問題的冰山一角,類似的暴行愈揭愈多,不少人質疑「親子園」是否有必要更名為「虐子園」。

官媒發表評論質疑,教師資格認證是否存在混亂不堪,讓惡師混入隊伍殘害幼童。另一方面,類似虐兒事件幾乎無一例外地由家長揭發,校方監管形同虛設,至於事後懲處,往往只是開除涉事教師了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在制度上加強監管及懲處,老師一旦造次,飯碗不保尚在其次,隨時要鋃鐺入獄,甚至學校方面也要「上身」,如此這般,教師對學生自然「不敢打」。不過,光是畏法「不敢打」是不夠的,如何做到「不能打」、「不想打」更是關鍵所在,這恐怕得從深層次的教育文化着手。作家柏楊就曾強調,任何體罰都造成傷害,人們在開揍時都先要肌肉扭曲,目眦俱裂,而這種邪惡的神情和眼中冒出的兇光,還沒有動手,就已造成傷害,加上過程當中展示的絕對權威的感情蹂躪,只能令孩子與教師之間互相仇恨。內地教師虐兒歪風禁之不絕,會不會就是柏楊所說的互相仇恨,一代一代流傳不息?

中西方教師觀的最大不同,是前者將教師視為權威象徵,後者的角色則更多地協助孩子身心成長。英國教育家梅森認為,家庭和學校教育應該是兒童、父母和教師不斷學習與成長的場所,易言之,如果父母和教師想要成功地教育孩子,必須不斷地理解自我教育。這裏強調的是「教學相長」,而非高高在上的「施予者」,只有在觀念上的徹底轉變,「不能打」、「不想打」自然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