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綠置居宜從長計議

特首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直言她的房屋政策鼓勵置業主導,認為政府要致力為不同階層的市民,尤其是年輕人,建立置業階梯,進而為不同收入的家庭重燃置業希望。不過,業界大多以為置業是一件複雜的事情,而且以現時的經濟環境看,存在極多變數,市民應小心衡量得失,避免一廂情願,最終得不償失。

以林鄭主催的「綠置居」為例,將興建中的公屋直接轉作綠置居項目,如施政報告提出的火炭涉及約四千個新公屋單位,對居住在新一代質素較高的公屋之住戶,吸引力有限。

論者認為政府的如意算盤未必打得響,因置業要考慮的因素極多,包括樓宇的地點、價錢,房屋的質量(單位設計、面積大小及內籠)以至交通及商場服務等。市區的吸引力較大是自然的事,但價格同樣較高,負擔能力必須小心考慮。

綠置居的首個項目位於新蒲崗,坐落市區具有相當吸引力,出現超額申請逾十七倍的現象,卻未能測試在較偏遠地區的市場反應,屆時公屋富戶是否會認購,實屬疑問。難怪政府最終認同要經過房委會全面檢討有關計劃之後,才能推判較準確的效應。

樓宇買賣涉及買家多方面的考慮因素,包括樓價是否合理,能否負擔得起;利率的升跌;市民的收入是否穩步上升;整體樓市是否平穩,不出現大幅起落;社會整體的經濟環境是否令買家有信心等。綠置居與首置盤可否恒常化,宜從長計議,不可一廂情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