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招標本皆不治 拓土需要新思維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為打擊熾熱的樓市炒風,港府扭盡六壬,不斷加辣,可惜依然無法阻止炒家鑽空子,「一約多伙」正是這種背景下的產物,儘管當局出招堵塞漏洞,但炒家變陣出擊,根本無濟於事。事實證明,房屋供應一日不增加,樓價只升不跌,市民上樓難過登天,推出多少辣招也是枉然。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及運房局局長張炳良昨日先後受訪,為港府上周二晚突然出招打擊「一約多伙」的新規定解畫,即只有首置客以一份合約購入一個住宅單位才獲豁免新印花稅,杜絕有人走法律罅。面對樓價高處不勝寒,高官們當然不承認自己「漏招」,反辯稱港府反應快速,又強調加辣目的不是為了令樓價下跌,而是限制炒風,張炳良甚至賴有人故意錯誤解讀措施,將辣招無助市民置業的責任推得一乾二淨。

諷刺的是,即使港府堵塞「一約多伙」的漏洞,買家依然有辦法避稅,就連張炳良都承認無法阻止買家用「借人頭」方式或以首置名義置業。君不見,港府出招後首個推售樓盤,呎價高達三萬元依然賣個滿堂紅,大手客紛紛改以多個名義及分拆多張合約入市避稅,證明當局黔驢技窮,所謂加辣遏炒風只是自欺欺人。

誰都知道,要讓市民買得起樓,唯一方法是大量增加供應,可惜說易行難,現屆政府耗盡洪荒之力,又是見縫插針,又是寸土必爭,房屋問題依然不斷惡化。有人計過,梁振英上任四年多,樓價累升逾五成,最新地產指數更顯示私樓價格連升八周,再創新高,「重中之重」顯然已淪為最大笑話。最近一項調查指出逾八成港人感到生活痛苦,而痛苦根源正正是房屋問題,以致連位置偏遠質素欠佳的居屋也成為搶手貨。如果說港人上樓之難,難於上青天,雖不中亦不遠。

說到增加土地供應,無非發展棕地、填海、舊區重建以及將部分保育價值不大的郊野公園改劃用途,陳茂波昨日便大言炎炎聲稱收回棕地發展是「別無他想」,對方若不肯交回土地,政府會引用法例收地云云。誠然,新界有大量棕地,總面積相當於三點七個啟德發展區,足以解決許多房屋問題,但收地阻力極大,絕非高官說得那樣輕描淡寫,橫洲發展風波把港府弄得焦頭爛額就是明證,高官吹得天花亂墜,做不到也是沒有意義。

說到底,港府拓土建屋之所以寸步難行,政策之所以推出一項跪低一項,根本原因是弱勢無能,志大才疏。內地一聲令下發展雄安新區,也一度令樓市為之瘋狂,但中央政府果斷出擊,明言「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終於頂住炒風,證明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候任特首聲稱要通過填海等手段提供更多土地,建造更多房屋,是否說到做到只能拭目以待,唯一肯定的是,如果下屆政府繼續現屆思維,一味被人牽着鼻子走,則所謂的安居夢便無從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