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明天是特首選舉日,也是決定未來五年香港管治路向的最重要時刻。經過幾個月來的明爭暗鬥以及合縱連橫,選舉形勢已基本明朗化,兩位同屬前高官的候選人林鄭月娥及曾俊華分別獲得建制派及反對派支持,而法官出身的候選人胡國興則似乎兩邊都不討好,除非出現不可預料的意外,否則選舉結果已沒有太大懸念。
與過往幾屆特首選舉不同,今次除了建制派全力參與,反對派也全面動員,令這場選舉成為兩個陣營的大對決,甚至可以說是爭奪管治權的總較量。最諷刺的是,反對派過去一直譏笑特首選舉是「小圈子」遊戲,擺出不屑一顧的姿態,而今次不僅全情投入,並且不遺餘力為曾俊華抬轎,將他吹捧成民望最高的候選人,「代表大多數港人」云云;而林鄭月娥及胡國興的遭遇則恰恰相反,不是被形容為「梁振英2.0」,就是被指為共產黨的「奸細」和「臥底」,可謂天方夜譚,匪夷所思。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反對派尤其是反中亂港傳媒對曾俊華極盡吹捧,對林鄭月娥及胡國興極盡詆毀,不是因為曾俊華民望最高,更不是因為其管治能力最強,而是基於政治上的需要,是為了製造「一國兩制」的笑話,令中央政府難堪。反對派若「造王」成功,固然可能被中央拒絕任命從而引發憲制危機,即使「造王」失敗,也可以引起建制派分裂,埋下管治炸彈。明乎此,就不難理解為何反對派甘願充當曾俊華的吹鼓手甚至轎夫。然而可笑的是,由於他們表演過火,以致弄巧成拙,肉麻的吹捧非但沒有為曾俊華加分,反而暴露其政治野心,令中央更加提高警惕。
眾所周知,中央對今屆特首選舉的態度特別審慎,也特別明確,為了正本清源而不斷強調四項標準:愛國愛港、中央信任、有管治能力、港人擁護。其中的「中央信任」這一條是過去沒有的,可見中央對特首的忠誠度空前重視,這顯然是因應近年形勢變化而提出。正所謂有備無患,中央擁有實質任命權這把尚方寶劍,不管反對派如何「造王」,終是枉費心機。
毋庸諱言,三位候選人皆平平無奇,並非多數市民心目中的理想人選,曾俊華固然是「史上最廢財爺」,而林鄭月娥「好打得」也只是虛有其名,至於胡國興更連從政經驗也欠奉。但無論如何,特首選舉終須有個結果,港人日子終須過下去,所以,不管你喜歡或不喜歡,只要當選者獲得中央任命,大家都必須接受,這不是支持某某,也不是為了「好打得」,而是維護香港整體利益,維護「一國兩制」。最重要的是,不要因為誰的當選而令撕裂的社會更撕裂。
正如唐詩所云:「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不是詩人對菊花情有獨鍾,而是因為一年之中,菊花開過之後就再也沒有別的花了。今次特首選舉只能在三位候選人之中選一個,誰是最適合的人選,多數市民自有判斷,反對派吹出來的民望虛火,不過是一場笑話罷了。
事實上,香港問題千頭萬緒,深層次矛盾日益惡化,已沒有多少本錢繼續內鬥內耗,再不盡快撥亂反正,彌補社會裂痕,只能在政治泥沼中繼續沉淪,直至滅亡。國家領導人早前苦口婆心地告誡港人,「機不再遇,時不再來」,香港再不把握機遇,繼續浪費精力,兩年內便會被深圳超越。這絕對不是無的放矢,但多少港人聽得入耳呢?多少港人有危機意識呢?
可以見到,香港回歸二十年來風雨不斷,爭拗不絕,導致經濟發展停滯不前,競爭力每況愈下,許多方面已被內地城市後來居上,深圳全面超越香港只是時間問題。然而可悲的是,許多香港人依然沉醉於過去的輝煌中,不願面對現實,不敢正視危機,總是認為自己仍比內地優越,因此充滿矛盾和憤懣。尤其近年本土化及港獨歪風愈吹愈烈,更是引發種種衝突和亂象,將香港一步步推向絕路。
早前舉行的全國兩會首次提出研究制訂「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促成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等攜手建設世界級城市群,推動另一階段高速發展。相關規劃無疑很吸引人,若能成功落實,不僅可以和美國紐約、洛杉磯等大灣區互相媲美,而且有助香港走出經濟疲不能興的困局。可惜,香港社會對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計劃反應極其冷淡,與內地及澳門的積極回應形成鮮明對比,香港自絕於人,粵港澳大灣區最後恐怕變成粵澳大灣區,香港勢必被徹底邊緣化,那才是最大的悲哀。
在社會高度政治化之下,反對派逢中必反,逢與內地合作必反,已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高鐵「一地兩檢」安排被上綱上線,港珠澳大橋行車「右上左落」被指遷就內地,設立故宮文化博物館被視為洪水猛獸,港深合作發展落馬洲河套區引發陰謀論,連圖書館的簡體字書籍也必欲去之而後快,香港社會從來不曾如此反智。正如有人指出,「一地兩檢」安排主要是為了方便港人,有些人偏偏不要,那麼,內地的食水要不要?內地的食物要不要?內地的旅客要不要?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紛紛擾擾的特首選舉終會過去,而吵吵鬧鬧的社會不知何日才能回復平靜,香港顯然已到了不得不徹底變革的時候,只有下定決心改頭換面,才能換來新生,這樣的「一國兩制」才有意義。未來何去何從,路在何方,答案也許就在明天的選舉,我們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