嫻話家常:將未來作賭注

見到本報前幾天一篇《強積金對沖後無咩剩 婦女憂晚年》的人物訪問中,一位任倉務員的龐女士,她現時月入一萬元,由於其強積金戶口以往曾被對沖,估計十年後退休時強積金戶口只會餘下兩、三萬元……到時她的生活會變成怎樣?還有需要估計嗎?恐怕只有領取綜援吧!

當你對着一個人,罵也罵到麻木的時候,如果仍沒有改變,或者,是時候考慮放棄,讓其嘗一嘗惡果,這是我極不願意見到的惡果!

政府及官員必須明白一點,香港的勞工界,對比外國的勞工團體,發動的行動已經是相對理性及溫和。而且,現時勞工界爭取的權益,根本在世界各地以及大陸,早已十分普遍,是最基本的保障。加上勞工權益之制訂,即時的得益是打工仔女,但長遠而言,最大的得益者正是政府……在今天,勞工界拚盡全力,手口並出,商界來一招,我們還一招,幫的除了是打工仔女,就是未來的管治班子。

當商界繼續有恃無恐、當政府繼續怯於商界、當勞工界以及基層組織對政府之軟弱而消極的時候,大家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協助有需要的人,放下本身的能力,不情不願地申請綜援。可以預計,假如強積金對沖沒有取消,十年後龐女士的個案則會非常普遍,到時在沒有開源及欠缺長遠計劃下,大規模的申領綜援個案將會湧現,政府「啃得落」嗎?

如果我們可以不理會香港長遠的發展、可以漠視社會未來之平穩,那麼,要勞工界放棄又有何難?但實情是,我們明明清楚了解將來的結局,試問如何可以「扮盲」呢!當日後的歷史上,記載的是一個因被綜援制度拖累而瀕臨破產邊緣的政府,市民埋怨的,應該不是我或你,而是今天的他、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