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天下:改革的真正幸福魅力

官媒披露全面深化改革有三個方法;要言之,改革的唯一價值,是為人民而改革;發展的終極目標,是為人民而發展。若然改革紅利不能反映在老百姓身上,發展成果無法惠及廣大群眾,改革便失去動力,發展將沒有意義。

這也正是鄧小平一生最鮮亮的標籤——「務實」兩字。眾所周知,鄧小平的「三落」均是因為不肯放棄實事求是的態度而被「左」的勢力打壓下去的。如今的「深化改革」,事實上也要走務實的道路,只有心中裝着人民,一切為改善人民生活才能得到人民的擁戴。

依老朽看,深化改革雖然有許多關卡要闖,然而,最重要的還是闖「公平與正義」這一關。一如多數分析,歷經三十五年改革開放,中國解決了物質短缺,提高了百姓物質生活水平,但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公共產品的短缺成為發展的新矛盾。

這方面的矛盾,尤其是城鄉二元關係更導致一系列起點不公平問題,當今中國約二億六千萬農民工,他們已成為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這些農民工的戶籍、就業、社保、子女就學等一道道「門檻」,令他們未能與城裏人享有同等教育、醫療、社保以及就業機會,是以在改革中,要通過有效的機制,堵塞收入分配扭曲的一系列制度漏洞,這樣才有望實現公平正義,否則,一味口號式治國,百姓的怨氣難消,那就是奢談政經上的轉型。

十八大報告提出,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領導人曾說得口響:要依法公正對待人民群眾的訴求,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司法的特點,是公正理性的審理,獨立客觀的裁判。這正是老朽這輩的「中國夢」,當中國真正樹立法律的權威和司法機關的公信力,相信老百姓才會真正感到幸福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