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香港旅遊業轉變

有人預期香港旅遊業會變天,理由是郵輪碼頭開啟,遊客會大增。這樣的期望可能過於樂觀。

郵輪客的消費並不會太多,實際屬不過夜的旅客(住在船上),有關旅遊開支,按人均計,不及過夜客的一半。相對於香港現時近五千萬人次的總旅客量,由郵輪碼頭帶來的旅客,應屬很小的比例,其作用與內地個人遊的旅客不可相比。以啟德的土地建郵輪碼頭,從收益而言,會是入不敷支,更不要說包括土地價格和投資成本。上海在這方面的發展也承認旅遊收入不夠,但上海政府寄望的是旅遊收入以外的航運金融及其他相關服務;香港政府和業界卻只聚焦於旅遊收入,相信很快便會全面失望。

來港旅客還在雙位數高增長,但勢頭已開始有所改變。一是沒有其他內地市場可進一步大開拓,一簽多行的範圍亦因少數人反對而政府擱置擴展;在開始飽和的趨勢下,不過夜客的比重增長頗大,現時已佔一半以上。

今後在高鐵發展之下,廣東及周邊省份,如湖南、福建、廣西會有更多的不過夜客,總體人均的消費水平可能會逐步下降。

另方面,內地競爭會上升。海南國際旅遊島的免稅銷售正穩步增加,上海亦準備推行自由貿易區,其中亦包括免稅進口貨的消費。於是,香港的旅遊業應該是正在轉型,奢侈品的消費會轉趨減緩,以致有所下降,旅客的消費模式變為生活方式的消費──日常用品和服務。這對香港的消費行業會帶來不同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