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情:大中國的民粹

中共十八大文件進一步闡釋「科學發展觀」,的確是為現實社會改革之需。

近代中國,經歷過多少的歷史滄桑?又受到過多少委屈?但是,數十年來,隨着改革開放巨輪的推動,中國邁向成功,經濟崛起,傲視國際,匹敵世界霸權的美國。此時,中國人深藏的自卑轉為自大,昇華為民粹,情緒的宣洩成了重要的表達方式,以致背離了科學精神。今天,中共中央高舉「科學發展觀」,以科學論證的態度來評斷周遭事務,定更能切合實際,以迎合世界潮流。

當然,中國有根深柢固的老舊王族思維,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這是長期一黨專政下的產物,阻礙進步。近日在電視辯論節目上觸及兩岸議題時,便發現大陸觀眾對兩岸現狀的認知有極大落差,凡事以想當然耳、自我中心的方式思考,往往離題太遠,且毫無接受意見的空間。

就如十八大上,胡錦濤提出兩岸在統一前可簽訂和平協議,並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問題是,兩岸和平發展才不過四年光景,要馬上進入政治議題,在政治對話尚無基礎之前,台灣當局是不可能冒進的,因為台灣多數人都有疑慮,沒有內部共識,執政者無論藍綠都不敢貿然前進。尤其是馬英九民望低落,當下以拚經濟為首要任務,自然不會觸及政治對話的敏感議題,此被視為執政的地雷。

事實上,在主客觀的情勢下,馬英九都不會回應北京的召喚。台灣人民希望兩岸和平,但也不希望衝得太快,所謂行穩致遠,北京有統一的歷史進程與任務,惟此時條件不具備,時機不成熟,端看北京如何創造時勢。

於電視上闡述這些道理後,卻被網民批評為台獨。諸君若不願看見真理與事實,只存於自我感覺之中,統一就更加無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