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看今朝:歷史經典到如今

在《舊唐書‧魏徵傳》中,唐太宗曾言:「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史書、經典在中國傳統中舉足輕重,就是因為後人可藉此而從繁雜的事理中擷取智慧的果實。史書記載了古人待人處事的方式,而各類經典記錄了古人對生活、處世的沉思。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士人,在閱讀大量的史書、經典之時加以闡釋,又寫成文章、書籍,記下他們的看法和心得。隨着歷史的沉積,中華文化的涵養亦隨之擴充。

今之香港,書店的暢銷書榜通常由投資教學、旅遊指南等壟斷。市民大多計劃投資和旅遊,為現在和未來追求更好的生活。與此比較,對屬於過去的歷史、哲理自然不太感興趣。中國的史書、經典可能只是少數好古者的興趣讀物;反觀古時,東漢靈帝年間,舉國士子爭睹官方訂正的儒家石經,以致填塞街道。如此盛況,難以復見。

當然,隨着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知識層面愈見拓寬,今人自不會汲汲於了解千百年來的歷史和哲理。不過,倘以知識日新月異,而一概棄之如敝屣,則未免失之偏頗。後人之所以陸續對史書、經典加以整理、闡釋,未嘗不是用以處今時之世。今日亦然,學者在考據歷史、經典之外,亦多有探索如何在現時應用。

本周六,兩位內地著名學者孟憲實教授和黃樸民教授將來港說史論經,他們會從今人的眼光,分別引領觀眾認識「貞觀之治」和《孫子兵法》,有興趣者萬勿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