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變宜未雨綢繆 防災勿臨渴掘井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這是古人應變的態度,意思是不論遇到重大突發事件還是面對誘惑,都應平靜如常,從容應對。日本人面對地震、海嘯及核輻射三重大災難,依然處變不驚,表現鎮定,秩序井然,令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反觀中國人,災難未至已先自亂陣腳,上演一齣齣搶奶粉、搶鹽、搶豉油醜劇,不少商家更是坐地起價大發災難財,鬧出國際大笑話。

日本人遇大災而從容不迫,中國人聞大災而亂作一團,對比鮮明,高下立判,這到底是甚麼原因造成的呢?

如果僅僅歸因於民族性或教育水準的不同,恐怕過於簡單化。事實上,日本是天災頻仍的地方,地震、颱風、火山、海嘯等災害層出不窮,日本人早已習以為常。更重要的是,日本人有危機意識,定期舉行抗災演習,學校裏每半年舉行一次,每個日本人都訓練有素,當真正遇到災難時,他們自然知道如何應對,不會驚慌失措。

習慣成自然,日本人的良好心理素質、健全的災害知識以及冷靜的處理態度,可以說是「演習」出來的。相比之下,中國人普遍危機意識淡薄,很少做防災演習,即使有,也是官樣文章,一碰到實際問題就手足無措。

以本港為例,雖然大亞灣核電站近在咫尺,港府卻一直掉以輕心,甚至將針對性防災演習由原先三年一次改為十年一次,對上一次防災演習已是二○○一年的事,莫說一般市民缺少防災經驗,高官也是不甚了了。所以,面對今次日本核災難的威脅,只會自欺欺人地強調大亞灣核電站安全、香港遠離地震帶云云,最終適得其反,市民非但不相信,反而認定當局刻意隱瞞真相。不信任是恐懼的源頭,今次香港發生「盲搶鹽」事件,貽笑大方,與其說是出於部分人的愚昧無知不理性,不如說是港府平時疏忽大意、誠信破產而衍生的結果。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香港雖然被譽為「福地」,但這不表示香港就不會發生災難。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萬一香港發生大地震、大海嘯,甚至大亞灣核電站出現重大事故導致核洩漏,香港將怎麼辦?港人將如何自處?

日本核災難引發全球對核能的反思,港府亦擺出一副亡羊補牢的姿態,聲言最快明年初舉行大型應變演習,並將參考福島事故,邀請外國專家進行評估,制訂演習大綱及各項事故細節,但市民毋須參與,以免影響日常生活。港府願意舉行防災演習,似乎是吸取了日本核災難的教訓,但演習就應該趁熱打鐵,以台灣為例,台南前天已舉行防災演習,新北市五月亦將演習,港府則要等到明年,可見還是拖字訣。

再說,防災是眾人之事,演習應該由公眾參與,學校最好定期舉行防災訓練,從小培養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習慣,即使將來真的碰到災難,也會臨危不懼,從容應對。莫名其妙的是,港府竟然以所謂擔心影響日常生活為由將市民排除在外,這不是真正的防災演習,而是做騷。

臨渴而掘井,臨鬥而鑄錐,不亦晚乎!港府防災後知後覺,事後補救又拖拖拉拉,叫人如何放心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