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官事事皆誤港 禍去禍來惟自招

立法會前日史無前例否決臨時撥款議案,不僅成為本港開埠以來最大的政治鬧劇,更令港府陷入空前的管治危機,當局不得不急急補鑊,提出削減了五億元臨時撥款的修訂議案,交立法會下周三再次審議。對於今次事件,曾蔭權聲稱感到「好傷感」,希望議員不要將個人或政黨利益凌駕於公眾利益之上;而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等高官亦異口同聲指摘泛民立法會議員不負責任。其實,物必先腐而後蟲生,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預算案風波鬧到這個地步,港府必須負起最大的責任,他們在指摘泛民議員的同時,難道不應該反躬自省嗎?

毋庸贅言,臨時撥款議案被否決,是一個沒有贏家的結果,隨時可令政府運作陷於癱瘓,同時不可避免地會連累無辜市民,包括公務員不能準時出糧、綜援金及生果金無法發放等。更嚴重的是,今次事件將香港社會進一步推向政治化、情緒化的深淵,對香港長遠的穩定和發展帶來極為負面的影響。試想想,一個施政一塌糊塗、爭拗無日無之、社會嚴重分化的地方,怎麼可能維持繁榮穩定?又怎麼可能不沉淪?要說傷感,這才是香港市民最傷感之處。

這種窘局是誰造成的呢?上枉下曲,上亂下逆,香港所有亂象歸根究柢都是港府一手造成,與人無尤。高官指摘泛民議員否決臨時撥款是不負責任,但有網民卻認為主要責任在港府,這證明目前的香港除了行政立法關係緊張,官民矛盾亦日趨尖銳,無異於為港府的管治敲響了警號。

事實上,在財政盈餘大增、庫房水浸的情況下,港府竟漠視民意,推出一份被形容為「史上最廢」的預算案,實在令人匪夷所思。而在全城怒罵之後,當局雖然大幅修改預算案,卻又因胡亂派錢、雨露不均而引起另一場爭議,尤其是對於解決貧富懸殊、樓價高企、全民退休保障等問題避而不談,完全缺乏承擔,更是備受非議。港府閉門造車,違背民意,派糖派出滔滔民怨,派出政治笑話,派出管治危機,這又豈只是傷感,簡直是莫大的悲哀。

雖然,修訂後的臨時撥款議案在建制派議員護航下,下周應可獲得立法會表決通過。不過,對港府而言,逃過此劫不等於逃過政治風暴和管治危機,泛民挑戰港府的行動仍在升級,除了計劃對曾俊華提出不信任動議,甚至要求整個問責團隊下台。山雨欲來風滿樓,港府猶如坐在火山口上,誰也不知危機甚麼時候爆發。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香港眼下的亂局並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港府長期施政混亂所造成。回歸將近十四年,董建華八年之亂固然一無是處,而曾蔭權治下的六年更是烏煙瘴氣。表面上目前經濟強勁,市面繁榮,實際上貧富懸殊加劇,深層次矛盾惡化,民怨一觸即發。

當年有人問孔子:「何為則民服?」孔子答:「舉直措諸枉,則民服;舉枉措諸直,則民不服。」任用正直可靠的人,人民自然服氣;任用奸邪無能的人,人民自然不服。中央政府選人不當,舉枉措諸直,正是香港回歸十四年來亂象叢生的主要原因,現在該是撥亂反正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