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如今既要面對美國打壓,亦面對內部經濟結構問題,可謂腹背受敵。當局祭出「雙循環」戰略應付,但在錯綜複雜的內外形勢下,只怕事倍功半。近期3大國有企業信用債務違約,個別更落得破產收場,反映長久以來,國企改革成效不彰,當局已欲救無從,無計可施下就只能任其爆煲了!這個訊息短期必令信用債市場持續震盪,更會危及地方政府信用。可是人民幣資產要建立信用,要立足國際平台,這個「破而後立」的市場化考驗,必得咬緊牙根捱過!
過去,針對中國信用債市場,投資者的理解是民企可能會一夜倒閉,國企則有國家支持,信用可靠。故過去國企發債,不愁捧場客。可是近期,大型國企發債出現認購不足額,更一連爆發3宗大型國企——華晨集團、紫光集團及永城煤電的信用債違約事件,不但令信用債市場崩潰,投資者更對地方國企信心動搖,亦正危及地方政府債務。
事實上,國企改革多年,至今尚未見到應有成果,仍不乏架構臃腫、效益低、債務巨,以及經營與市場脫節的情況。今年在疫情打擊下,這些缺乏效益、長期靠國家支持的「殭屍國企」,成為經濟的一大隱患,早晚都得正視。
這次國企信用債爆煲,華晨集團破產收場,帶出了市場3大憂慮。第一,相關的金融產品大冧價,甚至價值歸零,將嚴重打擊投資氣氛;第二,銀行是國企最大債主,落雨收遮規避風險是正常操作,在銀行減少涉足信用債市場之下,將影響企業融資,從而減慢經濟復甦步伐,內循環要「打折」;第三,當高評級信用債都要爆煲的時候,人民幣資產信心難免受動搖。若這場信用債危機處理不好,將打擊人民幣資產的信用,不利於引入外資,那所謂撬動外循環,又從何談起?
下半年內地經濟持續復甦,期待人行再大規模放水救急,基本上已不可能。反之,接踵而至的,好可能是周期調節的啟動,這使得高負債的企業和地方政府更加寢食難安。眼見華晨集團破產重組,說明當局不再為國企「包底」,決心適度退場,讓不合條件、沒有能力的國企淘汰出局。國企破產後,短期的債務重組,少不免要撇帳。時值年底,連鎖反應或會引發企業破產潮。
無疑,市場正經歷陣痛,但風暴始終是會過去的,如何為風險定價,如何做到信用有價,才是真正考驗所在。當局亦須明白,只有讓企業經歷市場化考驗,只有完善市場信用機制,人民幣資產才能真正成長起來,才能真正步向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