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獅重光冀轉運 飲水思源始能穩

香港股民愛股、有「獅王」之稱的滙豐控股,其中環總部兩座銅獅重光,本有着否極泰來的盼望,惟現實中,銅獅重光,也得有實際的變革行動作配合,才有「翻身」希望。這裏所指的,包括檢討全球化發展路線、研究遷冊回港,以及專注經營有利可圖的大中華和亞洲市場,公公道道為股東謀福祉。若繼續貪圖兩家茶禮,難脫「吃裏扒外」、「予取予攜」的劣績,在中美之爭下亦只會兩邊捱打,如何努力也徒然!

滙控與香港經濟淵源甚深,滙豐銀行在港成立、在港發迹、在港成名,與香港共存逾一個半世紀。如今,滙豐既是三大發鈔行之一,也是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一個重要標記。只因當年面對九七問題,滙豐在一九九一年成立新控股公司、翌年全購英國米特蘭銀行後,就將總部設於倫敦。

可回歸以來,滙控的海外發展不見得是坦途,反觀中港兩地業務高速發展,每每成為集團生金蛋!○八年集團因涉美國次按而錄巨虧,要供股解困,也是靠香港股東鼎力支持,直至如今中港業務貢獻着集團絕大部分稅前盈利。可今年一場全球疫情,在其註冊地英國的金融監管要求下,去年賺四百多億港元的滙控竟然停派股息,香港股東卻無權過問,難怪招來「忘恩負義」的指摘,福去禍來不無原因。

在反全球化成風、中美脫鈎的背景下,滙控仍享有在海外註冊,卻食盡中港業務優勢的配搭,焉能得了便宜又賣乖?既然主要盈利來自大中華區,就得檢討註冊地,甚至研究以分拆方式理順架構。事實上,在全球經貿戰下,不少跨國企業得改變海外擴張策略,加強本土化,以降地緣政治風險,滙控不見得有例外之途。

最近,滙控高管坦言期盼進一步拓展中國業務,而中方官員亦釋出善意,表達努力創造更好營商環境,為包括滙豐等國際企業帶來更多機會。誠然,滙控在港發展有逾百年基礎,中港又是最具發展潛力的市場,帶來的資本更是集團股權的重要組成部分,本着企業以股東利益為依歸,實有變革需要。

再講,雖然眼下全球疫情並不常有,但香港股東也實在容不下本土市場貢獻最多,但利益分配卻由海外監管機構說了算的事情再次出現。滙控倘再不下決心化解矛盾,不但股價難有起色,就連拓展中港市場也只怕難如以往般得心應手,早晚亦要迎來美國制裁,深陷鬥爭漩渦,銅獅「重光」難挽狂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