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圓平錢充斥 慎防更大危機

日圓匯價一瀉如注,對此有人歡喜有人愁。喜之者,認為日本長期迷失的經濟可找回出路,不妨看看日圓匯價不足半年貶值約兩成,拐彎力度極大,氾濫的資金四出尋找投資歸宿,令日股大受追捧,出口企業亦暗暗偷笑,準備迎接出口的豐收期。可憐日本民眾未得其利,先受其害,手上的日圓購買力不僅大減,且要忍受進口通脹上升,未來日子只會愈難捱。

不過,日本銀行業則看準日圓雙低(低匯價、低利率)的機會,積極四出尋找生意,以低息借予投資者購買日股,更有傳言本港有上市公司大股東借入低息日圓增持公司股份。消息雖然難以證實,但從恒指及國指成分股公布業績後至今,大股東增持涉及的金額約一百億元,不能排除兩者之間有一定關係。

日圓在長期處於低息期間,是國際投資者最樂意採用的套息工具,既可享有低成本的優勢,又可獲取厚利,可謂一箭雙雕。這個趨勢自日本實施零息政策以來一直運行不息,直至美國爆發金融風暴,聯儲局大力推行量化寬鬆政策,美元利率及匯價一齊潛水,美元才取代日圓的套息貨幣王者地位。

現在日本央行不僅以更大力度購買日本國債,更揚言要在兩年內將通脹率推升至百分之二的目標水平,主要措施之一正是容許圓匯急跌,一改以往維持強勢日圓的做法。此舉無異令日圓作為套息貨幣的吸引力大增,試想由央行間接保證所借入的貨幣不僅低息,而且匯價易跌難升,怎能不引起國際大鱷起哄。

不過,由於日圓「易借易還」而引發的資產熱潮,均不應視為可喜現象,只可視為短期見效的興奮劑,決不能將混亂不堪的金融秩序及各國債務問題撥亂反正。更令人憂慮的是,各大主要央行愈發氾濫資金,可能成為孕育下一輪金融危機的溫床。

鑑古可以知今,毋須翻開太遙遠的歷史,現時席捲全球的歐美債務及金融危機,並非始於今日,追本溯源,其近因是○八年的美國次按問題爆煲,再順藤摸瓜,當可知道美國次按出現問題,是源自二千年科網股泡沫爆破後,聯儲局為振興當時的經濟,將利率削至極低水平,並長期維持低息環境,且沒有妥善監管銀行衍生產品風險的惡果。對照今日的狀況,當局的做法和背後的理念何其相似,大家對「後量寬期」的情況,怎能不驚?

用製造泡沫的方式解決資產泡沫問題,恐怕只會製造更巨型的超級泡沫。尤其是大家長期浸浴在泡沫環境,以為泡沫才是正常的市場情況,則風險更高,危機更顯。弔詭的是,嚴重扭曲的市場,也顛覆了傳統的投資智慧,即使向來被視為最主要的避險工具黃金,現在也變成高風險的選擇,資產泡沫一旦爆破,普羅投資者已變得無險可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