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儲局三月份議息會議紀錄,因人為出錯而提早外洩,迫使當局要比原定時間早五小時對外公布。這份會議紀錄向來是投資者的關注焦點,因為內容必定涉及息口和貨幣政策,對市場有巨大影響力。今次「早洩」令小部分人可先睹為快,不但有可能利用提早到手的消息進行內幕交易,同時亦揭露了堂堂美國央行,在訊息發放上,一直存在選擇性披露。
原來聯儲局一直有個百人電郵分發名單,當中包括國會議員助手、商會、行業組織,以及一眾大型金融機構的相關人士。聯儲局會定期把政策聲明及公報,透過電郵傳給名單上的人,今次就是錯誤地把會議紀錄提前發送。由於預早知道會議內容,會否有人因為洞悉先機,即時從市場交易中獲利或減少損失,變成內幕交易,監管機構自然要徹查。除此之外,其實還有更多疑問。
如果說聯儲局向這個名單發送電郵是恒常做法,那麼首先要問的是,為何他們得到優待,可第一時間收到政策公報,普羅大眾則要自行上網尋找,做法儼如選擇性披露。由於專人侍候,在收到公報後,即時找專家解讀分析,便可以比普羅投資者更快作出反應。不要睇小箇中差別,因為大市可在分秒間逆轉。平常時候已如此,今次提早收到會議紀錄,理論上反應時間更充裕。
另一個疑問是,聯儲局在發放人人有權睇的公報時,並非一視同仁。如果不是有特別照顧名單,就算職員意外按錯掣,也不至於會讓小部分人優先得到文件。另一方面,既然保密機制這麼容易出錯,在處理一些不向大眾公開的資料時,早洩或錯洩的機會豈不是也很高?看來,美國的監管機構不但要查明今次事件,還要追查過去發生過幾多次類似洩密事故。
那些提早收到會議紀錄的華爾街大行,當然是否認有利用消息進行內幕交易,個別銀行家甚至說會議內容毫無新意或爆炸性,怎能在市場掀起波瀾?不過,實情可能剛好相反,會議紀錄顯示,三月份議息時,一眾官員對何時減慢及結束量化寬鬆,意見極之分歧,即是說聯儲局有排都不會收水,這不是利好股市的消息嗎?此外,文件又顯示,一眾官員傾向將來就算停止買債,也不會沽出按揭抵押債券,而是持有至到期,對相關資產同樣有提振作用。
在聯儲局「早洩」當天,美股道指及標指齊創歷史新高,很難說與不會即時收水的消息無關,但要追究內幕交易,恐怕非常困難,這絕對是聯儲局保密機制鬆懈、發放資訊厚此薄彼、選擇性披露惹的禍。美國尚且如此,其他央行或香港的金管局,會否也有類似的特別照顧名單?再因為一個錯手,變成洩密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