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玩死股民 次季險情未改

剛結束的首季投資市場變幻莫測,相信「玩死」不少投資者,在市場習慣量化寬鬆政策餵哺的環境下,決定市場優劣的基本因素,已經不是實體經濟表現的強弱,而是注入市場量寬資金的多寡。美國股市愈「寬」愈升,是典型案例,日股首季暴漲兩成,儼然是美股在亞洲的翻版。

儘管與歷史紀錄比較,美股和日股在首季的表現均非常出色,但任誰都知道,這只是兩國央行在背後拚命灌水的結果,股市傳統上作為經濟好壞的風向儀,已被央行強力的灌水政策射得「氹氹轉」,功能幾乎全廢。

美國用了四年多時間,推出一輪又一輪的量寬措施,才初步看到經濟漸見起色,日本見獵心喜,照辦煮碗,即使急於求成,估計也需要一段較長時間,才可徹底扭轉長期積弱的經濟頑疾。在這項宏觀因素左右下,預計第二季投資市場仍會受制於資金流向的影響。

問題在於美國經濟表面復甦的迹象愈來愈明顯,對帶動全球經濟增長雖然是正面消息,但也不能忽略美國本土通脹升溫,以及投資者對通脹預期變化的負面因素,隨時令美國聯儲局承諾長期維持低息的環境出現根本改變,即使聯儲局未正式出手,市場的醒目資金亦會率先行動,令長期受量寬政策呵護的投資市場面對真正考驗。

況且美股已經連續上升半年,累積的獲利回吐壓力愈來愈大,或借助一些利淡藉口作出較大調整,對全球其他資產市場也會構成負面因素。須知美國的自動削赤機制已經啟動,五月份債務上限到期,美國國會兩黨又要為此作出一番角力,從最近一兩年美國民主共和黨事事對着幹的形勢判斷,美債上限談判再次觸發金融市場波動的風險不容抹殺。

除此之外,意大利大選後局勢至今仍未明朗,有可能需要重新舉行大選,對飽受困擾的歐債危機是一大隱憂。至於歐元區小國塞浦路斯的銀行危機,雖然在銀行業重開後當地未即時陷入亂局,不過歐元區大國建議向塞國存戶徵收存款稅的做法,已經為整個歐元區埋下不信任的種子,會否再次將小事化大,演變成災,是對口和心不和的歐元區領袖們另一挑戰。

港股首季表現欠佳,不少專家大跌眼鏡,可惜首季略為調整,並不保證港股在第二季有更佳條件重拾升勢,一方面是外圍諸多不利因素制約,本港樓市在港府新辣招猛攻,以及銀行業掉頭加息下,交投量及做價急速下跌,有可能危及本港經濟穩定。此外,內地針對樓市調控的國五條實施細則相繼出台,中央對這次調控的底牌是從寬抑或從緊,很快亦有分曉。政策寬緊力度的精準掌握,不僅關乎內地樓市的盛衰,亦是港股榮辱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