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統計處昨天發表最新勞動人口統計數字,特區政府宣稱「失業率百分之四點二,失業人數兩年低位」,大有沾沾自喜之意,但實際情況值得高興嗎?
從基本數據看,最新失業率維持不變,失業人數減至十五萬三千二百人,無疑是近兩年來的低位。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的說法是,隨着經濟增長帶動就業職位增加,總就業人數連續五個月上升,是二○○八年一月以來的新高,並首次超越金融海嘯前的水平。
張建宗又說,短期展望在聖誕節及新年前商業活動會較為暢旺,勞工需求在未來數月可望保持堅穩,有助進一步緩和失業情況。但外圍環境依然存在不明朗因素,美國新一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對促進其經濟增長的效果仍有待觀察,而歐洲的債務危機亦為經濟前景增添變數。
在張建宗上述相對樂觀的論調之外,還有幾個值得研究的問題。第一,今年以來本港經濟增長強勁,特區政府甚至將全年經濟增長預測,由八月經修訂後的百分之五至六,進一步修訂至百分之六點五。第二,經濟增長如此強勁,卻未能顯著帶動就業職位增加,失業率並沒有相對回落,為甚麼?第三,即使仍然就業的勞動人口,如果他們的很大部分乃是異常低薪的所謂在職貧窮,請問這是正常的就業嗎?
此外,更為值得注意的是,本港十五至二十四歲青少年,最新失業率仍然高達百分之十三點九,這是正常社會的正常現象嗎?為何香港的年輕人如此難就業?是他們游手好閒,抑或根本就沒有機會?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說:「我經常提醒自己,在我辦公桌前的,不單是一堆冰冷的數字,背後是不少市民的福祉。」講得非常好。那麼請問,在最新勞動人口統計數字「那一堆冰冷的數字」背後,政府高官看到了香港基層在職貧窮和失業年輕人的「福祉」嗎?
正正因為香港經濟結構畸形,才產生了整體經濟表現強勁,但普遍市民卻無法分享經濟成果的現象,所謂「滴漏效應」根本失效,「市民的福祉」不知從何說起矣。但政府高官有能力推動經濟多元發展嗎?
史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