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山札記:港台生與死

香港電台兩年有7宗投訴被通訊局判為投訴成立,卻未見港台有任何的懲處。特首林鄭月娥回應於去年7月已委派隊伍進入港台,檢討港台管治和管理。

回歸以來,港台角色一直備受爭議,筆者大致歸納為四類:一、節目內容。通訊局收到大量投訴港台節目《頭條新聞》的「驚方訊息」,最後裁定是「辱警,煽動公眾仇警」,節目「需反映不同觀點」。但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李立峯指「諷刺節目就是基於事實做誇張表達,以達針砭時弊和娛樂效果,要求節目平白陳述事實並不合理」。筆者認同李的說法。重要是被點名諷刺的人和部門是基於事實,世界各地都有類似節目。

二、記者態度問題。港台記者利君雅被投訴在「721襲擊事件」質問特首林鄭「尋晚你瞓唔瞓得着」、「唔好咁啦,講人話啊,唔該你」。事後利君雅被封為「新聞女神」,亦有人批評她是「未能謹守新聞專業,基於意識形態和激動情緒而失去方寸」。筆者認為傳媒最重要是報道符合事實,至於用哪種方式和態度做訪問,要看該記者和媒體把自己打扮成甚麽樣子。現在市面上的媒體,不論紅黃藍白黑,都有溫和、激進、斯文和粗鄙的。

三、認知問題。港台節目《脈搏》專訪世衞高層時,問及世衞會否重新考慮台灣會員資格,事後被港府譴責違反「一中原則」。世衞只有國家才有資格加入,問題背後是把台灣看作國家,反映主持人的無知。

四、事實報道問題。最近因疫情封區,媒體和港台都有報道說政府提供予居民罐頭,但無罐頭刀,得物無所用(大意)。事後發現報道的相片只是罐頭底部,正面是易拉罐。有英文報章隨即道歉,說相片由該區區議員提供,為未有查實致歉。港台卻發表聲明,稱報道是有市民指罐頭無罐頭刀,不能用,是事實。筆者欣賞英文報章的態度。從來媒體報道資料要客觀持平,不能單信一方資料,信對了還好些,信錯了就要澄清。

港台角色矛盾,在平和時代尚可,但現今社會撕裂,港台既受政府全面資助,大部分員工是公務員,要守公務員守則,需「效忠特區政府,保持政治中立,協助行政長官且不受自身政治信念所影響」;港台約章則要「為香港市民提供編輯自主、專業和高質素的電台、電視及新聞媒體服務」,港台就是要監察政府。角色矛盾,如何分對錯?一是把港台轉為純政府部門,由新聞處管轄,專為政府製作政策宣傳、記者會和新聞報道等;一是私營,效法英國BBC,成為非政治和商業的獨立媒體,否則爭拗沒完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