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下風雲:大部分醫者眼中只有金

林鄭月娥突然欲搬動醫界的奶酪,提出為引入海外培訓醫生立法,筆者不懷疑其出發點是好的,但能否如願卻極不樂觀。香港醫界勢力龐大,早就變成專業霸權,他們享有的待遇也是世界級,以致每年的狀元尖子皆以做醫生為職志,救人固然重要,更重要是生活無憂。在結構性利益盤根錯節的情況下,引入海外醫生即是多隻香爐多隻鬼,事關切身利益,醫生們不跟政府翻臉才怪!

事實上,本港許多醫生醫而優則仕,半途當官不計其數,由楊永強到何志平;由周一鑊到高永文,皆是例子,而且不少直到現在仍然位高權重,這就更加令醫生的專業霸權如虎添翼,要撼動難如登天。君不見,數年前港府有意改革醫委會,增加非業界比例,也為醫生團體所反對,無功而還;如今直情想藉引入海外醫生加劇競爭,議題更敏感,阻力之大可想而知;何況港府慣性一遇阻力即跪低,海外醫生這鍋無米粥,恐怕煲來煲去都是一場空。

香港的情況當然是畸形的。新加坡同樣缺乏本地醫生,但人家政府引入海外醫生話做就做,沒有引起反彈。這固然出於星洲政府強勢,但當地醫生不如本港醫生心胸狹隘,絕對是原因之一。新加坡免試讓海外醫生執業,只要海外醫學院獲當地認證即可,同時設立監督機制,確保外來醫生水平符合要求;加上新加坡是個多元國家,求才若渴,對外來人才接受程度高,哪裏會如香港醫生般斤斤計較,貶低海外醫生來抬高自己?

港英年代,英聯邦醫生尚且可以免試來港執業,偏偏回歸後沒有這支歌仔唱之餘,招徠海外人才之路更幾近斷絕。醫生身價水漲船高,過着高人一等的優渥生活,可憐是無錢看私家醫生的基層市民,只能在公立醫院等個地老天荒。生病就醫是人的基本權利,不是某些人的謀財工具,奈何本港大部分醫者眼中只有金,早就沒有醫者父母心,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