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大戰略

貿易和其他經濟活動一樣,不能只考慮交易的當場利潤:小的企業要怎樣爭取到長期客戶,大的企業會有中長期戰略規劃。國家而言,戰略考慮更重於項目的盈虧,而且國家是面向全國,多種利益,捨一取十,才是政策的目標。市場經濟化從來受制於非市場因素,作為捍衞大眾利益的國家,必然以政治力量干預,至少要打擊壟斷,維護市場各方公平的利益。

反對特朗普「美國優先」的政治干預經濟,不在於干預,而在於用謊言誣衊的手段,也在於我們要捍衞中國的利益。除了迷信自由市場的無知者之外,哪有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抗拒適當的政治干預經濟,保護本國產業、本國利益呢?一個國家的政府不善用政治來謀取國家的經濟利益,不僅失職,而且有通敵賣國之嫌。

正因如此,本欄主張通過貿易,投資扶助烏克蘭。一方面,烏克蘭的農產品質優價廉,正可替代中國從美國、澳洲的進口。烏克蘭以農戶小企業為主,不可能如美國、澳洲那樣工業化,基因改造,農產品出口中國的利潤也不會被大企業所壟斷。中烏自由貿易協議,借助中歐班列等,便可不用受美、澳的政治壓力。中國甚至可以用烏克蘭的供應,與美國、澳洲討價還價。

另一方面,烏克蘭政經發展受制於對本國發展沒有承擔的寡頭壟斷集團。它們是烏克蘭利益外洩的渠道,也利用它們的壟斷市場地位和財富操縱政治。中國在烏國的貿易、投資,若以扶助中小企業為主,既可促使地方經濟發展,把利益分散給廣大民眾,也可打擊壟斷,以市場反壟斷來在政治上還政於民。

烏克蘭的平民經濟發展,消費力會加強,現時已經大量從中國進口日用工業品,人民收入增加,需求更大。當地中小企業發展,各種材料、加工設備都可以從中國進口。烏克蘭經濟重振,中國便會借目前最大貿易夥伴之勢得到最大的益處。

倘若經濟重振,烏克蘭各派便不用內戰,反而更會傾向和解,也可以借歐俄的傾向合作而左右逢源。民選政府可以開始政治與軍隊改革,擺脫現時軍隊為極右派勢力左右之困。

烏克蘭變化,一是可作示範,有助中國在東南歐17+1的合作進展;二是牽制歐盟;三是中歐貨運加強烏克蘭通道,便可與土耳其通道和巴爾幹絲綢之路全面鋪開,與原有中歐班列的線路從東而西推動歐洲與亞洲的經貿互動,扭轉西北歐壟斷之格局,歐洲必然大變,美國便易失去歐洲的支持。

經貿的戰略效應,不能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