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論:杜絕抹黑

際此全球合作共抗新冠肺炎疫情的緊張時刻,中國恢復生產後,重新肩負起世界工廠的角色,不但製造足夠數量的衞生防護產品自用,也有能力出口供應世界,不少國際性傳媒都刊出照片,顯示中國的救災物品源源運送到不同國家。報道中國出口這些救災物品時,傳媒免不了各有立場,內地傳媒着眼點是強調中國的無私送贈,說是報答疫症在中國爆發時各國的饋贈。西方比較中立的傳媒以運送物品的內容和數量作為報道重點,避免評論。一些對中國懷有敵意的西方傳媒,認為中國此舉是為了挽回初期隱瞞疫症的錯失,報道重點是這些物料不合規格的比率,有哪些國家回收,有哪些國家退貨。

如果是有些國家救災防疫突發性物料不足,其他國家無私援助,似乎不會斤斤計較,惡言相向。已經面臨物資短缺,就算來貨規格不足也會將就使用,最多是低調提醒供應方要注意問題,日後改善。總不成危急存亡之際,人家無私援助,還諸多指摘,萬一對方停止供應,豈不是情況更糟?有報道指菲律賓、荷蘭、捷克都有政府官員出來,指中國運來的口罩不合規格,已經予以封存,也有指病毒測試劑合格比率偏低。中國駐當地大使館也急忙去了解查究,希望能夠維持中國製造的聲譽。

我查過一些資料,原來一次用口罩、醫用防護衣服手套、呼吸器、測試劑等都是全球新冠肺炎疫症下的必需物料,而且各國都倉存不足,面臨缺貨。內地不少廠家都接獲大量查詢,而且訂單數量龐大,動輒數以億計。以口罩為例,縫製是低端技術,設備機器不難取得,內外兩層的紡織原料不愁供應,主要瓶頸是中間一層過濾芯,是石化副產品,能拿到便可以生產。另一關卡是產品檢測合格證書,拿產品去檢測機構進行檢測耗費時間,趕不上出貨。利之所在,於是有駁腳代理應運而生,一定價錢下可以提供檢測合格證書。兼且目前醫用口罩也有不同標準,有美國標準、歐盟標準和中國標準,很多時產品急運送到外國才發現檢測不合格,大家標準不同也是重要原因。有一說是運去荷蘭的口罩可能是「KN95」格式,非醫療用,價格便宜一半,醫護用的是「N95」,外層加一種噴膜,可以防水。無論「N95」或「KN95」,口罩上都有說明文字。

要補救不合規格問題,現今只能靠內地有關部門自己守好出口大門,一方面加強檢測,一方面廣泛通知國外,有哪些廠商可靠又有聲譽,避免有人胡亂下單,走捷徑出貨。最重要是先保住中國製造的金漆招牌,杜絕惡意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