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首場「社區對話會」,今晚在灣仔伊利沙伯體育館舉行,超過二萬名市民報名,以抽籤方式「選出」一百五十人參與對話,再以抽籤方式決定發言機會,每人的發言時間限定約三分鐘,全程兩個小時,換言之只有四十人有機會發言。勞師動眾,特首及四位局長理論上「日理萬機」,緣何要與「話不投機」的人或「言不及義」者「對話」,營造「聆聽民意,博采周諮」的假象呢?至於場外則面對示威者如臨大敵,戒備森嚴;警民對峙,劍拔弩張,打砸、衝突難免。場內上演的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政治鬧劇,場外則可能是活生生的激烈肢體碰撞乃至流血,充滿悲情的真人騷。
林鄭稱無論多艱難也要持續對話,即是說這種形式的社區對話會持續搞下去。不是說當務之急是止暴制亂嗎?為何還要製造更多「暴」與「亂」的機會?原來林鄭嫌警隊的壓力不夠沉重,莫非她也有「仇警」意識?
任何一個腦筋清醒的人都知道香港社會的深層次矛盾是甚麼:一曰政治,二曰民生。解決政治問題,也要處理民生問題,或者可以這樣說,解決政治問題是手段,人民最大的幸福是目的。筆者從政十年,念茲在茲的就是這兩個問題,組織政團主張「全民制憲,重新立約」(政治),「濟弱扶傾,義無反顧」(民生)。解決政治問題必須還政於民,即是政治改革,實行民主;解決民生問題必須還富於民,即是合理分配財富,改善民生。林鄭及其領導的政府高薪厚祿,即使權力來源在北京,施政並非受香港市民所付託,但到今時今日應知民怨沸騰的原因是甚麼,若然不知,那就如同不會思想的禽獸!
「止暴制亂」是消極的做法,治標不治本,甚至連「治標」的效果也成疑。在「止暴制亂」的同時搞「政治對話」只會再次凸顯林鄭政府的無能。「還政於民」也許受已被扭曲了的《基本法》規範,但特區政府也有重啟政改的責任。至於「還富於民」,則完全是特區政府的責任。人均GDP四萬八千美元的香港,是全球樓價最高、租金最貴、生活費最高的所在,貧富懸殊,民生凋敝,其咎在誰?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不要再搞社區對話會這種爛騷了!要緩和當前的困局,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解決人的問題。罪魁禍首林鄭及德不配位的主要官員立即下台,行政會議大換血。相信這也是香港人最基本的訴求。寫到這裏,筆者忽然想起在煤山吊頸自盡的明代崇禎皇帝朱由檢「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的遺言:「朕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去朕冠冕,以髮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歷史上的敗家君王,下場原來都是很悲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