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日本對伊朗政策反高潮

堅不可摧的美日同盟,在中東政策上出現了不合拍。雖然華府對沙特阿拉伯油田被炸,擺出劍指伊朗的戰爭姿態,日本安倍晉三內閣卻反其高潮,不僅首相本人表達與伊朗總統魯哈尼面談的意向,剛由外相轉為防衞相的河野太郎居然還表示,沒有證據證明伊朗是襲擊油田事件的幕後黑手。

話說沙特政府於十八日公開油田遇襲調查進展,稱施襲者使用了伊朗生產的無人機和新型導彈,且極有可能是從伊朗境內發起。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亦急急腳現身沙特,直指伊朗發動的襲擊已構成戰爭行為。由此可見,不管事實真相有幾多版本,美沙兩國已選定了伊朗當標靶。

然而同一天在東京,河野太郎卻在記者會上公然稱:「我們沒有獲取任何指向伊朗的情報。」較早前,安倍本人亦表示,有意趁本周的聯合國大會期間與魯哈尼面談,以便在美伊之間充當調停角色。

作為美國在東亞最堅實的盟友,除了言詞上的不合拍,日本對波斯灣的聯合軍事行動亦欠缺激情。白宮近期一直致力湊成五十五艘軍艦組成的聯合艦隊,於十一月開始在霍爾木茲海峽巡航。然而目前只有英、澳、沙特、巴林、阿聯酋五個國家願意參加,日本並不在名單上。

較為顯而易見的原因,是波斯灣爆發任何衝突,都會直接影響對日本的石油供應,導致油價持續上升,打擊所謂的「安倍經濟」。更何況一旦爆發衝突,日方無可避免地需要派出自衞隊,向美國為首的聯軍提供支援,同樣會消耗日本正努力恢復的經濟元氣。

日方的舉止亦反映了更深層次的戰略考量。由於目前美國已經沒有實力「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美軍一旦再次捲入中東,隨時意味着以美日韓為主體的戰後東亞安全秩序,出現東京極不願意看到的真空。因此日方這一次的唱反調,與其說是美日關係出了裂痕,倒更似一場床頭打架床尾和的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