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致遠:公義包括憐憫同情

不知大家在萬聖節如何度過?人大了,對遊玩性的節日興趣已經不大,一家人有時間倒不如天台燒烤,或者開開爐煮番幾味,一歎「大食會」的口福,家庭歡聚已樂在其中。

今年萬聖節多了一些花生友談論的新聞,因為梁特首的女兒齊昕再次成為新聞焦點。「盛裝」的齊昕在離開蘭桂坊時情緒失控,和剛剛趕來的梁太發生衝突,更兩度掌摑其母親。老實說,當有人食花生食得津津有味,或者充滿報復快感時,我個人反而看到這類上層社會的家庭問題更悲哀,父母無暇照顧子女導致反叛的確不分中外貴賤。

我更擔心的是,香港人的同情心正因政治兩極化而湮滅,因中港尖銳的矛盾而慢慢逐漸消逝。當Facebook和各大討論區中人們高高興興的幸災樂禍時,我發現「性本善」的道理幾乎站不住腳。

很多人不喜歡梁振英,但禍不及妻兒,對政敵可以因其言行而攻擊,但對其家中哀傷的事不應口出惡言,這是從政者可以持守的原則。這母親面對的問題明顯是痛苦的,她亦是被情緒病患者困擾的家庭成員之一。事後她試圖淡化事件,開腔維護自己的女兒,說齊昕是心地善良的女孩,無論大家對政制如何不滿也好,亦希望各傳媒和網友給予其女兒多點空間。她做了媽媽應做的事,大家會否放過她們?

當然,我們難以避免有傳媒會嘲諷特首的家庭,但當有人道貌岸然、義正辭嚴地高呼爭取民主、維護公義的同時,卻忘記公義的本質包括憐憫同情,這樣的人格分裂令人神傷,亦令社會失去親和力和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