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場掀巨浪 經濟危機在眼前

剛過去的一周,全球金融市場一片狼藉,中國等新興市場固然跌跌不休,美國股市也不能幸免,三大指數連跌四日,累積跌幅介乎百分之五至六,單是周五道指就急瀉五百三十點,顯然出現恐慌性拋售,令本已危若累卵的全球金融市場更加兇險莫測。山雨欲來,暗潮洶湧,一場類似○八年金融海嘯的危機正蓄勢待發,叫人惴惴不安。

觸發這次金融市場震盪的主要原因是中國採購經理指數跌至逾六年低位,意味中國製造業活動持續收縮,投資者擔心進一步拖累全球經濟,紛紛撤資走人。事實上,如果不是經濟形勢嚴峻,人民銀行也不會採取人民幣貶值這種非常手段,儘管今年第二季中國經濟增長勉強保住百分之七,但外貿數據卻令人大失所望,七月份整體出口下跌逾百分之八,情況之惡劣可見一斑。

中國經濟明顯放慢,加上人民幣突然貶值,除了引發貨幣戰,而且導致熱錢加速外流,新興市場資產拋售潮愈演愈烈,拖累環球股市出現「骨牌式」下跌。過去一周的首四天,全球股市蒸發了大約十七萬億港元,可謂哀鴻遍野。而有份報告更顯示,新興市場正遭遇七年來最大的資金外流,上周短短三日就有九十三億美元流走,亞洲佔了八成,其中絕大部分來自中國,一旦美國加息,後果更加不堪設想。過去美股往往被視為金融市場的最後一道防線,如今連這道防線也失守,預示距離災難已經不遠。

覆巢之下無完卵,每當遇到金融危機,香港無險可守,處境往往比其他國家和地區更嚴峻,更悲慘。事實上,港股已連跌六日,累積跌幅超過一千一百點,技術上進入熊市,預料跌勢將會持續,這除了反映外圍因素的影響,也顯示市場人士看淡本港經濟前景。眾所周知,香港本身問題多多,早已危機四伏,一方面樓價高處不勝寒,嚴重脫離市民負擔能力,另一方面訪港旅客呈現結構性放緩,旅遊及零售等相關行業受到拖累而面臨寒冬。上個月整體訪港旅客大幅減少百分之八點四,當中內地客急跌近一成,就是一個嚴重的警號。

面對金融危機,其他國家和地區可以採取各種應變措施,既可以通過調節利率降低借貸成本,也可以通過貶值貨幣提高出口競爭力。唯獨香港受制於聯繫匯率,沒有獨立的貨幣政策可言,只能隨波逐流,望天打卦,這正是香港每次都成為金融風暴重災區的主要原因。有人警告,萬一再次爆發全球金融危機,香港隨時重現股市大跌、樓價急挫的一幕,顯然不是危言聳聽。

正所謂,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環球經濟陰霾密布,金融市場風聲鶴唳,面對一觸即發的危機,投資者固然要提高警覺,自求多福,而港府更加要及早綢繆,制訂各種應變措施。當年金融海嘯襲來,財金高官後知後覺,被殺得措手不及,因此鬧出「釘木板、貼膠紙」的笑話,但願悲劇不會重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