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看了兩篇有關聯繫匯率的文章,分別出自易憲容和羅家聰兩位先生的手筆。易憲容對聯匯持否定的態度,而羅先生更洋洋灑灑列出十大要點,反駁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的聯匯不帶來通脹的論調,左右開弓,精彩非常。
筆者的經濟水平只有一般程度,以自己陳年兼有限的知識,也認同港元因為跟美元以固定匯率掛鈎,隨着美元跟其他主要貨幣大幅貶值,加上香港沒有自己的貨幣政策,只能跟着美元的利率,因而出現了實際的負利率。
過分貶值和負利率都會使物價上升,這只是非常基本的經濟常識,但財政司司長偏偏說沒有關係,被羅家聰列舉十大論據逐點反駁,並明言歡迎曾俊華反擊,更事先聲明要明刀明槍,不要派人私了。作為普通市民,都期待曾司長還招,好讓我們這些只有一般經濟水平的門外漢見識見識。
易憲容的文章完全認同羅家聰的觀點,認為港元過度貶值,推高物價是必然的。易文的其中一個論點,是聯匯的缺陷早就超過其優越性。
對於這點,本欄早已一再重複,香港聯匯是政治產物而不是經濟產物。回想一九八三年,當時香港的情景近乎末日,所以港英政府才不作任何深思熟慮,一錘定音;而選擇一美元兌七點八港元這個水位,相信是以高低位的中間點參考,完全不反映經濟條件。
近三十年來,香港的經濟面貌早非當年一錘定音、隨機定價的模樣,惟財政司司長卻完全用經濟理由確定聯繫匯率的地位,結果被人斥為假話連篇。曾俊華如何反駁,真是費煞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