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候選人民意走勢圖揭露出美國傳媒的陰險和齷齪。有線電視新聞網絡(CNN)近日在報道民主黨總統提名爭奪戰時,竟然在畫面上踢走第六名擁有百分之三支持度的台裔商人楊安澤,由得百分之一的白人奧羅克補上。雖然在楊安澤提出抗議後,CNN已修正報道並作出道歉,但無疑已對候選人和整個民主制度構成傷害。
競選總統不僅靠政綱和辯才,宣傳攻勢也可主宰大局,當年甘迺迪就是靠電視機贏了尼克遜的收音機。誰的曝光率最大,誰就最有機會問鼎總統。上屆特朗普對希拉妮,後者以為用醜聞攻勢就可以壓下對方,殊不知愈抹黑就愈亮眼,負面報道沒有造成太大傷害,反而令政治娛樂化,助長了特朗普這個魅力型領袖的個人聲威。候選人要突圍而出,新聞觸及率遠比其新聞內涵重要。不怕壞新聞,只怕無新聞,這就是殘酷的政治現實。
來到網絡時代,社交網成為新興戰場,我們並未因此擺脫傳統電視媒體的影響力,相反,它們擁有龐大的資源控制着網絡,控制着我們所思所想。CNN不報道楊安澤,絕非一時失誤,而是內部政策使然,實屬政治打壓,而且絕非CNN獨有。數據顯示,CNN、MSNBC和霍士新聞今年提及拜登的次數共超過四萬次,提及桑德斯和沃倫的次數亦破萬,楊安澤卻只被提及不足八百次。面對先天失勢,落後者又如何力爭上游?
第一個美國黑人總統,令美國上下振奮莫名,但第一個華裔總統,卻令朝野和輿論諱莫如深。縱然美國自居追求種族平等,但來到這個關節上卻凸顯其隱性歧視。人民樂見奧巴馬委任駱家輝做駐華大使,認同華人血統也可效忠美國的價值觀,但面對中國的威脅,大部分人都沒辦法越過心理關口,接受一個華裔當他們的總統。這一點,楊安澤都很清楚,所以他沒有為了撈取華裔票,以首個華裔總統作招徠;他轉打移民貢獻,成功躋身第三輪電視辯論。
所謂代議民主,就是被代表的問題,拜登代表着主流的白人金權勢力,桑德斯代表社會主義者,美媒選擇性不報道,無非表明了楊安澤不代表美國主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