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米爾風波 印度胸有成竹

印度政府自從八月五日廢除憲法第三七○條,收回印控喀什米爾地區的自治權後,當地的通訊網絡就被中斷,不但居於新德里的喀什米爾人沒法與親人聯絡,遠至加拿大也有同鄉追問消息,心急如焚,正促請渥太華政府和聯合國介入。事態發展下去,有機會觸發印巴大戰。

印控喀什米爾有七百萬名穆斯林居民,巴基斯坦已就此事傳召印度大使抗議,指新德里單方面的行動違反國際法和安理會決議,揚言會採取反制措施。對此,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僅呼籲各方保持克制,除此之外便一籌莫展。

和平的代價是各國採取綏靖政策,默許新德里為所欲為,但對於當地七百萬居民來說,他們寧可動亂,也不想原有的自治權和土地購買權被剝奪,官逼民反實屬自然之理。不過,印度早有平亂的準備,先撤走當地的留學生和朝聖者,再派駐萬計重兵鎮壓街頭示威,然後抓捕過百名異見人士和反對派領袖,務求將一切反印的苗頭撲熄。據稱當地油站已無油可買,銀行亦無錢可提,足見總理莫迪處心積慮之久。

重兵駐紮 美國撐腰

喀什米爾一夜間分拆成兩個直轄市,城內叫天不應,叫地不聞,居民反抗無門,只能引頸顧盼鄰邦前來解救。雖然事件給予一個出兵的藉口,但巴國也不敢貿然開戰,只能步步為營,暫時驅逐印度大使以及停止雙邊貿易協定,企圖外交施壓。然而莫迪會收回成命嗎?很明顯不會,因為兩國的貿易額僅得廿四億美元,不足為患。

巴方揚言要跟喀什米爾人共同進退,更煞有介事宣布八月十五日印度獨立日將成為黑暗日,儼如預告出兵。縱然巴軍進入備戰狀態,但面對當地數萬名印軍駐紮,也不知從何入手。巴國當務之急是將印度告上安理會,迫使大國表態伐罪,奈何美國開口警告巴方停止所有報復性侵略,反映印方早已獲得白宮的許可。有了大樹庇蔭,莫迪大可無視巴國施壓。他正式回絕了對方的要求,稱新德里不會在下周三作出答覆,認為回覆只會落入巴國的圈套,令喀什米爾的「內政問題」國際化。面對印度八面玲瓏的守勢,巴國又該如何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