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施政缺乏亮點

立法會按慣例會對施政報告投票,是否通過致謝動議,雖然對政府施政沒有約束力,但面子攸關,在輿論上帶來影響,尤其是梁振英的首份施政報告,倘若剛登場即被「否決」,前路將更崎嶇。

梁振英兩次打破慣例,押後公布及不提供施政綱領,前者據說由於開局諸事不順,需時醞釀一份可令公眾眼前一亮的施政報告,後者政府沒有解釋不附帶公布的理據,在政圈中招惹極多猜測。

施政報告缺乏施政亮點,令公眾失望,影響梁的民望,政府的民意支持度亦下滑,殆無疑問。即使篇幅最多的房屋與土地政策,也招惹不滿,皆因未來四年半,即梁在任期內,無法兌現他個人經常掛在口邊的競選承諾,不單止公屋數量未能增加,就連保本(即每年一萬五千)也未必能做到。

房屋施政牽一髮動全身,影響廣泛,即使扶貧、安老及環保等三大民生領域,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牽連。

梁振英常掛在嘴邊的是:「房屋施政仍將是重中之重」,絕對不容有失,否則,隨時會產生政治上的骨牌效應。

「成熟一項推出一項」是新政府講得最多的一句口號,長者生活津貼總算過了一關,下一個亮點會是甚麼?弱勢政府要爭取社會支持,必須在重大政策上取得突破,才能吸引公眾注意力,發揮提振民心的作用。亮點亦有助引導媒體聚焦,帶動公眾討論,提升政府施政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