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藥物事故 顯醫護陋習

【本報訊】醫院管理局於最新一期《風險通報》公布四宗藥物事故,其中兩宗因醫生指示不清或無視護士意見,分別處方濃度相差二百倍及劑量相差十倍的腎上腺素,導致病人心跳過快、頭痛及嘔吐等;亦有護士因分心聽電話而將腎上腺素誤當成抗敏感藥使用。有藥劑師指過量腎上腺素會致心律不正,可構成生命危險,提醒醫護人員處理藥物時必須溝通清楚及三核五對。

麻醉劑量估估吓 超標200倍

第一宗事故為醫生做鼻腔手術時,指示護士局部麻醉,卻無說明藥名及劑量,兩名護士「估估吓」準備濃度為一比一千的腎上腺素針筒,但所需濃度是一比二十萬的腎上腺素,另加麻醉藥;護士亦無再於針筒上標明藥物濃度,只貼「LA」(局部麻醉)標籤。醫生為病人注射藥物後,病人心跳過快,需中止手術。另一宗涉及醫生向血管性水腫病人處方三毫升腎上腺素,正確劑量應為零點三毫升,雖然護士曾質疑劑量過高,但醫生堅持己見,結果導致病人頭痛及嘔吐。

另外兩宗事故則涉及護士出錯,其中一宗為醫生向病人處方抗敏感藥「百利通」,護士於藥櫃取出一瓶「百利通」,再由另一護士核對,惟此時護士因接聽電話將藥瓶暫放在手推車,豈料她掛斷電話後,誤從手推車取走另一瓶樽蓋同為黃色的腎上腺素,病人用藥後頭痛及心悸。最後一宗則是醫生為心臟停頓病人急救時,指示護士使用「多巴胺」,護士正確覆述處方,卻錯誤取出可減慢心跳的「碘胺酮」,另一名護士抄寫標貼時亦無再核對,直至為病人注射後才發現出錯。

報告建議醫護人員用藥時應有清晰溝通,護士準備針劑後應即貼上列明藥名、濃度及劑量的標籤,員工準備藥物時亦切忌分心。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副會長崔俊明指,腎上腺素用於擴張氣管及恢復心跳,屬急救藥物,亦可令血管收縮,例如在手術時防止鼻腔阻塞,惟過量可致心律不正、呼吸道水腫甚至腎衰竭等致命情況。至於多巴胺可令血壓上升,「碘胺酮」則用於治療心室顫動,反會令心跳減慢,屬兩種完全不同藥物。

想跟阿叻一同切磋賽馬心得,立即登記參加「靈活至叻爭霸戰」啦!

Money18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