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入風雲:錦上添花

直資學校這種模式,沒有考據過是從哪裏學習回來,還是香港自己首創,但有關這制度的利利弊弊,筆者也曾想過,最令人矚目的,就是直資學校的資源,實在可以很驚人。因此筆者認為,審計署日前發表的衡工量值報告扯出一大堆問題,是有其潛在因素。

直資學校不是私校,政府是按學生實質人數,給予有關學校資助。從營運的角度而言,一間直資學校所得的資助額,和一間收相同學生的津貼學校是一模一樣,所以直資學校的資源基礎,是和津貼學校相同。但在這個基礎上,直資學校還可以向學生收取學費,這一筆學費,實際上是錦上添花。

這一筆數有多少,我們不妨計一計數。以半山兩間都是同等級的名校為例,本來大家都是官津學校,所得的資源大致接近,但其中一間學校幾年前由津貼改為直資,就可以向學生收取學費,每年每名學生收取三萬八千元學費。以新高中學制來算,假設一個年級有四班,每班三十個學生,由中一至中六共有學生七百二十人,那一年的學費收入就有二千七百多萬元。

這二千七百多萬元,是學校本來正常營運之外的收入,在轉直資之前,這間中學的收入完全來自政府津貼,但一樣辦得有聲有色,名人輩出。然而,搖身一變成為直資學校,馬上再有二千七百多萬元的收入,再加上種種辦學上的彈性收入,姑且不討論那些彈性收入,光是這二千七百多萬元,就是一筆非常大的數目。

上述兩間半山名校,只是拿來做例子說明,並無褒貶之意,重點是強調那筆八位數錦上添花的收入,如何好好運用,很自然是一個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