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訪華並簽訂俄中彈道導彈發射通報協議,國防大學軍事專家認為:「這種通報機制在中俄之間是首次,在世界上也不多見。」只有真正友好的國家才會通報彈道導彈發射,所以是中俄關係的重大突破。
其實,美俄兩個超級核大國早就有類似機制,所謂通報協議往往有利於強勢一方;美俄領袖於一九九八年和二○○○年兩次會晤,隨後宣布在莫斯科建立實時的聯合預警系統。其建立初衷是充分利用美國先進的衞星網絡和俄國密集的雷達網絡,密切監視美俄兩核大國的核導彈發射情況,也防備其他國家和恐怖組織對美俄發動核襲擊。俄國由於核武備及監察高科技水準不及美國,所以在實施「聯合數據交換中心」JDEC的過程中老是吃大虧。同樣道理,中國核導彈從品質到數量都比俄羅斯差得遠,俄中彈道導彈發射通報協議的落實要想達到平等互利,難度相當高。
俄國儲備大量彈道導彈,每年都要報廢十幾枚甚至幾十枚,安全拆卸要花大錢,不如乾脆發射出去,一來可以檢驗同類延壽的現役導彈性能,順便炫耀軍威國力,以振奮民心士氣。中國的戰略導彈同蘇俄差一個數量級,又沒有跨大洲的版圖能在本土發射及回收彈頭;即使破天荒試射一枚洲際導彈,也盡量低調免遭猜忌。中國之所以與俄國簽訂導彈發射通報協定,是看在數十億美元能源買賣的份上勉為其難。
既然該協議包括「商用艦載火箭發射」,北京便應該力爭引進潛艇發射導彈技術。俄國想用俄中協議牽制美國,這點籌碼總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