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貓之歌:愛與不愛沒法逼

香港的父母緊張,為孩子鋪路都奮不顧身。雖然父母肯努力,但總需孩子配合。但實情往往是,孩子如有潛力和興趣做的,父母不用逼,孩子都會自動自覺做。可是現在社會風氣總要孩子兩文幾語,最少一體一藝,這樣密集安排,難怪有些孩子會來個反彈,最終說甚麼都不喜歡,甚麼也不想做,算是消極抗議。當然也不是個個孩子都有Guts,於是心裏不爽但還是聽聽話話去學這學那的孩子總是不少。

我們就拿學琴來講。在香港,我見過太多考獲八級琴的孩子彈得一手好琴,手指飛快,拍子音樂感都好。諷刺是他們都不愛他們在彈的樂曲,他們對樂曲的背景沒興趣,也沒打算用心欣賞樂曲。不然以香港孩子學琴的廣泛程度來看,電台播古典音樂的頻道該能打低那些播流行曲的,而且香港早就與維也納齊名。實情卻是像在學校讀文學,為的是應付考試,在試卷上寫得天花龍鳳,其實學生沒空也沒心欣賞好詩好文。考完試,馬上丟開書包,看漫畫去。

藝術本身沒甚高低,基本上人人用心感受,總是會欣賞到的。但物極必反,你天天要我練琴,我會練,但要我愛上它,我偏不愛。就這樣,平白浪費了心機、氣力、金錢,也浪費了那首樂曲。

考不考得上八級,看來好像是逼得出來,但愛與不愛,肯定沒法逼。

音樂人

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