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恒我訴:消失的雜誌

內地兩本很有分量的雜誌《明日風尚》及《新視線》,不約而同於今期剖析雜誌的生存空間,及已消失的經典雜誌,看得人感慨無限。

我是超級雜誌迷,年少時最喜歡流連在書報攤前,趁報販不為意的時候,鬼鬼祟祟的翻看雜誌。亦因為如此,我曾經在某年的「我的志願」中,表明立志要開報紙檔,「沐浴在書海中,是多麼寫意的一回事……」。舊式的老師都對雜誌懷有強烈的敵意,認為是「俗套」和「不雅」,所以,就着「開報紙檔」這人生大志,我和老師曾有過多次激辯。

看正統書籍,總要找個舒服和寧靜的角落,又要有適合的心情和充足的精神,但看雜誌卻不用,而且隨手可得,無論是喧鬧的車廂中,還是凝重的茅廁裏;是等待入座時,還是茶餘飯後,雜誌都是填補多餘時間的最佳良伴。(註:我所指的「雜誌」,並不代表「八卦雜誌」)

可惜雜誌的銷量每況愈下,很多我喜愛的「好書」終告不治,例如《好時代》、《電影雙週刊》,還有外國的《Colors》等,都令人黯然。雜誌界設計大師Steven Heller說:「現在的雜誌少了概念性的智慧」,的確,雜誌要包羅萬有以滿足讀者,但同時又要服侍廣告客戶,所以很難再找到一本題材和風格鮮明的雜誌,這亦可能是雜誌業的死因。

當年iPod一推出,幾乎摧毀了整個CD市場;iPhone一統世界手機的版圖;今趟到iPad,雜誌界又驚又喜,究竟是「奪命索」,還是「回魂丹」?相信很快便有分曉。不過我是死硬的讀書人,雜誌,一定要在手中翻。

導演及電台主持

劉偉恒